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人民日报抗疫作文素材:挑战与机遇

2020-04-23 17:11|编辑: 张老师|阅读: 6653

摘要

一次疫情,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挡不住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步伐。关于疫情作文中挑战与机遇的话题该如何写?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使无数中国人再次团结在一起。这场疫情对于全人类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这场疫情挑战也可以转变为发展机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人民日报抗役作文素材:挑战与机遇,供各位考生参考!

挑战与机遇

阴霾终将散去,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开。

“中国正在复工”“返工潮来临,中国严阵以待”“各地出现‘抢人’复工”……疫情发生以来,多家外媒密切关注着一件事情——中国的“复工”。复工,是短暂“休整”后回归正轨的开始。对“复工”的关注,背后是国际社会的探问: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

“今年的产量一定是一个上扬的趋势。”2月10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复工。这座去年创下“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神奇速度的现代工厂,经过短暂休整后,重新开足马力。“最好的投资机会仍在中国”,这正是众多在华外资企业的共同信念。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一个都不能少!”穿越大半个中国包车接送务工人员,开通线上渠道助力农产品“云”销售,持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延续千年的小康梦想,是一个政党矢志不移的庄严承诺,也是一个大国从容自信的战略定力。

将疫情挑战转变为发展机遇,我们保持乐观。危机危机,危中有机。2003年非典疫情,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商大国。这次疫情发生以来,线上课堂、居家办公、虚拟会展、远程问诊、智能制造、无接触餐厅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不仅缓解着疫情造成的冲击,也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机遇。

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葆有信心。回望历史,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前进的。2003年,中国遭受了非典冲击,但经济上升势头并没有被改变。当时,中国的GDP只有13.7万亿元,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接近百万亿元。中国经济不仅“体量”更大,而且“体质”更好、“免疫力”更强,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我们过去可以,今天更行!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我们依然坚定。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今年影响脱贫攻坚的最大因素。但也要看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任务较重的省区,疫情程度均较轻,所受波及也较小。现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各级干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我们绷紧弦、加把劲,就一定能如期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一次疫情,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挡不住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步伐。我们必将夺取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胜利,进而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挑战与机遇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今天仍能触发我们深沉的思考。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灾难,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提高“免疫力”?我们的国家,又如何在磨难中砥砺成长?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坚定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发人深省。这次疫情,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但也暴露了存在的短板。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任务挑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不断砥砺作风、提高本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自觉地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就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能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能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能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清醒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尊重自然、不顺应自然、不保护自然,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古人讲,“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这样一份对于动物、对于草木、对于水土、对于所有自然之物的仁爱,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它们,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人们在这场疫情中养成了更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必定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中,成就一个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理性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去,天花病毒用了3000多年才传遍各大洲,今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次疫情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单边主义、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惟有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才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才能战胜病毒和疫情,共享康宁与繁荣。

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那么从今往后,重大传染病疫情就是一头随时可能一跃而起的“灰犀牛”,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严加防范,再不能麻痹大意。从非典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应该刻骨铭心。有再一再二,决不能有再三再四!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惟有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这是我们的真正依靠!

声明: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0北京高考新冠疫情作文素材

高考英语作文高分写作技巧,2020年高考生必备2020-04-09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6大策略,高考生必看2020-04-10

2020年高考作文练习及优秀范文:中华老字号2020-04-16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