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强基备战已启动!很多想通过强基计划降分上名校的考生家长,对强基最新政策依然不甚了解,容易错失良机!强基计划今年这5大变动,直接影响2026报考策略!北京高考在线为大家梳理一份择校选专业攻略,帮助大家找准方向!
强基计划5大变动或将影响2026报考
01 新增高精尖王牌专业,培养方案更细化
新增王牌专业
2025年多所强基高校新增高精尖王牌专业,其中多所高校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热门高薪领域,破除基础专业冷的误区,理工交叉明显,如:
⏩北航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大连理工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北理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天津大学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华南理工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
⏩人大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
⏩电子科大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湖南大学新增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等;
⏩厦门大学新增药学专业
⏩中山大学新增药学专业
⏩南开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方案更细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4个培养方向:
-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两个培养方案
-
应用物理学专业:增加电子科学培养方案
-
航空航天类专业:增加空天材料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增智能科学方向,依托人工智能学院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新增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增的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分智能科学方向和数据计算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排学院培养方向)、数理基础科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方向);
高精尖王牌专业的新增及培养方案的细化,体现了高校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旨在为国家关键领域培养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些调整推动了学科交叉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2 强基计划呈现扩招趋势
2025多所强基高校增加招生省份,如
✅中国农业大学新增新疆、贵州;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广西、甘肃;
✅中国海洋大学新增吉林、上海、重庆、云南和甘肃;
✅中南大学新增天津、内蒙古、海南;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山西、江苏、湖北、陕西;
✅西北农林新增浙江、辽宁、江西、湖北、新疆;
✅国防科技大学新增陕西;
2025年强基计划扩大招生区域、新增高精尖王牌招生专业,众多考生在强基扩招的基础上,将迎来更多入围与被录取机会。
03 多所高校取消奥赛金银牌破格入围
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关于竞赛金银牌破格入围的政策调整幅度较大,北航、大连理工、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取消金银牌破格入围。
高校取消竞赛破格入围资格这一举措,在优化生源结构的同时,也对那些在基础学科中有潜力但未获得竞赛奖项的考生提供了更多入学机会。
尽管部分高校取消了金银牌破格入围资格,但竞赛生依旧有优势,在校测环节中的表现也更具竞争力,预计清北华五高校会继续保留二类竞赛金银牌破格入围资格,目标华五以上院校的考生可继续学习竞赛。
04 单科成绩持续强化,数理优势扩大
2025年强基计划更多高校加入单科小破格和高考加权入围模式,数理学科成绩突出及拥有竞赛经验的考生优势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如:
🔔中国海洋大学对于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新增数学单科成绩*0.3加权。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
🔔天津大学增加对数学、物理、化学成绩的单科加权,增加对数学、物理、化学成绩的单科破格。
🔔北京师范大学增加单科小破格招生:数学单科成绩达145分及以上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之一单科成绩达100分或理科综合成绩达285分及以上,且在理科组计划数5倍至7倍(含)之间的考生。
🔔电子科技大学增加单科小破格:数学或物理单科满分
🔔湖南大学增加单科成绩加权:化学科目高考成绩×2加权;增加单科成绩小破格:化学单科成绩97分及以上(上海市为70分)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国防科技大学数学或物理单科成绩达到该科目总分98%(含)以上且高考成绩排位在学校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考生亦可入围
🔔中山大学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以下要求,可破格入围我校考核:
高校通过设置单科成绩加权/单科成绩破格,能够精准地选拔出在基础学科有突出特长的考生,利好竞赛生,同时也为偏科的尖子生增加了一条升学路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也要注重挖掘和培养自身的学科优势。
05 “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院校扩容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加入提前校测模式,共有12所高校实行“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
此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校测环节前置于高考后出分前,所有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入围参加校测,以校测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入围名单,再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这样一来,很多高考成绩处于入围边缘线的考生多一次机会,利好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尤其是竞赛生。但从往年情况看,“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的高校校测普遍难度较大,会考察竞赛相关内容,上交、复旦、同济等校校测难度达到预赛水平,甚至接近复赛难度。
对于竞赛强但高考成绩较弱的考生来说,可以通过校测成绩突出重围,减少高考成绩带来的可能无法入围的风险,最终逆风翻盘,实现985名校升学。
福利领取: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领取《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备考指南攻略》电子资料,各方面带你搞清楚今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