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近两年本科普通批招生专业有变化吗?普通批的招生投档分数及市排名变化大吗?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了解太原理工大学,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详情如下:
相关汇总:重点高校近2年在京本科普通批投档录取分数变化分析汇总
最新投档数据:2025年北京高考在京各批次投档录取分数线及市排名汇总
免费福利:
北京高考竞争激烈,志愿填报直接影响升学去向。科学分析各批次的报考数据,能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出更优决策,为了帮助家长和考生精准定位,降低竞争风险,北京高考在线特意整理以下资料,免费领取!
【2026北京高考本科提前批报考指南】资料
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78416457856469
【2026北京高考500-600分】资料
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6639769006575832
📢 加入我们的社群,🌟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领取独家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还有公益讲座等你来参与!
立即扫码加入,与同行者一起成长!
如果有任何问题咨询,考生也可添加小圈老师(微信号:bjgkzx6)为好友。
太原理工大学近2年在京本科普通批投档录取分数变化分析
序号 | 院校 | 专业组 | 2025最低分 | 2025市排名 | 2024总分 | 2024对应市排名 | ||
442 | 1404 | 太原理工大学 | 1 | 物理+化学 | 590 | 14102 | 587 | 13194 |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分析:
🔶招生专业组没有变化,1个招生专业组为物理+化学专业组;
🔶分数及排名变化:
❗物理+化学专业组,分数⬆️3分;市排名:市排名下降⬇️908名( 13194➡️14102)
太原理工大学2025在京招生计划及专业
专业 |
专业名称 |
{专业组} |
录取批次 |
计划 |
学制 |
收费标准 |
外语语种 |
20 | 体育教育 | {02}不限选考科目 | 特殊类型招生志愿 | 4 | 5100.0 |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3 | 4 | 5500.0 | |
11 | 金属材料工程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
12 | 自动化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
13 | 通信工程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
14 | 应用物理学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100.0 |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
1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
1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1}物理+化学(均须选考) | 本科普通批 | 2 | 4 | 5500.0 |
🎯招生优势及亮点
1、招生规模扩大
持续推进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总计划9880人,重点面向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
01、成立宗复学院
整合本研教育资源,推行一体化育人方案,设立试验班培养拔尖人才,实行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培养。
02、试验班招生专业增加
由2024年10个增至12个,试验班招收专业有:机器人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互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程力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量子信息科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03、试验班规模扩大
试验班招生规模较2024年扩大一倍。
3、招生专业有特色
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化学、工程学、材料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26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招生专业大部分为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4、建设微专业
学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以专业知识图谱为基础,开展微专业建设,给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提升就业适应性。一年级、二年级本科生可申请修读微专业,开设专业核心课程5-8门,总学分15学分左右,学制为1-1.5年,获得微专业证书。
5、深造及就业
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36%,其中93%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境外留学的学生中78%升入 QS排名前 100 高校。
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每年有3000余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中,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超30%;就业行业多元,28%进入制造业,20%从事信息传输与软件技术,17%投身电力、热力与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