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作文素材

2025-08-29 10:07|编辑: 李老师|阅读: 46

摘要

本文整理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作文素材内容,分享给同学们学习。

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我国将举行各类纪念活动,比如即将进行的北京天安门大阅兵,比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年也陆续推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南京照相馆》、《731》等。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相关作文素材内容,详情如下:

作文素材:2026年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倾情推荐:

高考语文备考,除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考题型知识点,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点击链接可免费领取~

人民日报高中语文作文素材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528232728664661

北京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6360536355115224

此外,我们为新一届考生们准备了【2026北京高考升学交流群】,群内分享高考升学政策、高考知识点、升学规划指南、强基综评特招等信息,还有时不时掉落科目资料、选科资料、报考讲座各类福利哦~

 

扫码进群吧↘️↘️↘️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在京本科普通批投档录取分数

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作文素材

影像的伤痕

——《南京照相馆》里的时代褶皱

当纪录片里的摄影师颤抖着举起相机,镜头对准被炸毁的明故宫时,取景器里晃动的不仅是碎砖断瓦,更是一个民族难以愈合的伤口。《南京照相馆》最震撼我的,是它让那些沉睡在档案馆里的老照片 “开口说话”,每一道相纸的折痕里,都藏着时代碾压过的褶皱。

有张照片让我彻夜难眠:穿旗袍的女子站在照相馆布景前,身后是手绘的中山陵。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眼神里有种与笑容不符的惶恐。解说词说,这是 1937 年 12 月 8 日拍的,三天后日军进城,这家照相馆成了临时避难所。女子最终没能逃出去,照片是从遇难者口袋里找到的。我忽然想起《拉贝日记》里的记载:“南京人争相拍照,仿佛预感到要与世界诀别。” 镜头在此时成了生命的浮木,明知救不了命,却仍要抓住最后一点存在的证明。

片中对比了战前和战后的秦淮河。战前照片里,画舫上的歌女临水照影,岸边照相馆的幌子随风摇摆;战后同一角度,河水泛着油污,只剩下断了的船桨卡在淤泥里。摄影师后代说,他祖父曾对着两张照片痛哭:“相机能留住美景,却挡不住炮弹。” 这让我想到本雅明的 “灵光” 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影像,本是为了让美永恒,却在战争中沦为创伤的见证。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纵然被风沙磨去色彩,衣袂间的悲悯仍能穿透千年。

最动人的是那些被修复的照片。有张儿童照边角烧焦了,修复师用三个月时间一点点还原孩子的笑脸。“你看这里,” 她指着屏幕上的像素点,“当时他嘴角沾着糖渣,说明拍照前刚吃过好东西。” 这些被技术唤醒的细节,让冰冷的历史有了体温。就像考古学家拂去青铜器上的铜绿,露出的不仅是纹饰,更是先民的呼吸。

片尾字幕升起时,屏幕上闪过无数张现代南京人的笑脸: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阿婆,大学门口拥抱的情侣,公园里吹泡泡的孩子。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笑容,正被新的 “照相馆”—— 手机、监控、无人机 —— 记录着。而这些影像,会成为未来人眼中的 “历史” 吗?我想起片中老摄影师的话:“拍照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是为了让好日子,真的能好好过下去。”

雨丝敲打着影院的玻璃窗,像在为那些没能走进春天的人轻唱安魂曲。我摸出手机,拍下窗外湿漉漉的霓虹。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对抗遗忘的方式:用新的影像覆盖旧的伤痕,让每一道光都照亮前行的路。

照片里的生命重量

——《南京照相馆》观后

昏黄的相纸在显影液中渐渐浮现轮廓时,我总想起纪录片里那个镜头:1937 年冬,南京城的照相馆玻璃窗被炮火震碎,碎玻璃映着逃难者慌乱的脚印,像给凝固的时光划开了一道血口。《南京照相馆》用数百张老照片串联起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更是无数被时代洪流裹挟的生命,在镜头前留下的最后倔强。

片中最让我心头震颤的,是那些普通家庭的合影。穿棉袍的父亲把孩子架在肩头,母亲鬓角别着绒花,背景里的照相馆布景画着虚假的西洋建筑 —— 他们大概从没想过,这帧精心打扮的影像会成为家族相册里最沉重的一页。有位老人对着泛黄的照片流泪:“我祖父总说,拍照片那天特意给我买了糖葫芦,说要让我记住日子。” 可后来的日子里,糖葫芦的甜被硝烟熏成了苦,照片里的笑脸成了幸存者余生反复摩挲的念想。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在《跑警报》里写的:“战争年代的人,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能拍下一张照片,就像给生命买了份保险。”

镜头扫过照相馆的账簿时,那些用毛笔写就的人名突然有了温度。“李记布庄,全家福,大洋五角”“张小姐,单人照,修眉”,墨迹未干便遭遇兵燹。馆长后代说,祖父总把底片藏在墙缝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买防潮的油纸。这些底片上的划痕,何尝不是历史的抓痕?就像敦煌藏经洞的经卷,在封闭的黑暗里熬过千年,终要在光明中诉说被遗忘的故事。

最讽刺的是侵略者留下的照片。他们举着相机站在废墟上狞笑,镜头里的南京城断壁残垣。但纪录片巧妙地将这些照片与市民自拍并置:同样的街道,前者是刺刀下的屈辱,后者是手机镜头里的烟火气。这让我想起加缪的话:“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南京的照相馆毁了又建,镜头里的人来了又去,唯有对生命的敬畏,在显影液里代代相传。

走出影院时,暮色正浓。街角的婚纱摄影店灯火通明,新人笑着调整头纱的

弧度。我突然明白,那些老照片里的人没能等到的春天,正被我们好好地过着。而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 因为生命的重量,从来都在时光里稳稳扎根。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薯片的作文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高考作文素材南京照相馆作文素材

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7-23

2020-2025北京高考试题答案资料领取2025-07-16

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5-06-0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