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词赏析

2025-08-21 14:33|编辑: 李老师|阅读: 59

摘要

本文整理了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词赏析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同学们学习。

8月16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以多多关注这类热点,可能会出现在语文试题中,同学们也可以把这些人物运用到作文中,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相关的作文素材,分享给考生们学习。详情如下:

作文素材:2026年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倾情推荐:

感动中国人物,可以作文一些经典人物事例写入作文中,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相关资料,点击链接可免费领取~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素材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80439245605315004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人民日报的相关素材,点击链接可免费领取~

人民日报高中语文作文素材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528232728664661

获取北京各区最新试题答案、作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北京高考在线交流群”,群内分享高考升学政策、高考知识点、升学规划指南、强基综评特招等信息,还有时不时掉落科目资料、选科资料、报考讲座各类福利哦~

扫码进群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范文4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词赏析

栾恩杰、范振喜、郑钦文、曲亚波、吕明玉、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沈华忠、李东、庞众望、李登月

特别致敬:刘老庄连

1.栾恩杰

“从瀚海孤烟到碧空明月”【“瀚海孤烟”勾勒早期探索的苍凉与艰辛,“碧空明月”指向探月目标的澄澈与崇高,两句形成时空与意境的转换,暗喻中国探月从起步到聚焦目标的历程】。“如今人们把你的名字写上了星辰”【“写上星辰”以夸张手法,将栾恩杰的贡献写成与星辰同辉,既呼应探月工程的“星辰大海”主题,又凸显栾恩杰的成就被永远铭记的分量】。“绕落回三小步,成就了中国探月的一大步”【“三小步”精准对应探月工程“绕、落、回”的阶段目标,“一大步”概括整体突破,以数量对比凸显分步积累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简洁有力】。“嫦娥轻盈起舞的背后”【“嫦娥”代指嫦娥探月工程,“轻盈起舞”以拟人化手法赋予工程灵动的形象,与“背后”的付出形成对比,暗含成就的来之不易】。“是无数探月人忠诚智慧的脊梁”【“脊梁”比喻探月人作为支撑力量的核心作用,“忠诚智慧”凝练其精神品质,从个体到团队,升华了探月工程背后群体的奉献与担当】。

2.范振喜

“拔穷根,千钧重担扛在肩”【“拔穷根”直白点出核心使命,“千钧重担”以夸张手法凸显任务之艰巨,“扛在肩”则生动展现其担当精神,开篇即立起责任在身的形象】。“抗病魔,一心为公富乡亲”【“抗病魔”交代其面临的困境,“一心为公”与“富乡亲”形成因果关联,既体现其无私品格,又点明行动的最终目标是造福乡邻,对比中见精神】。“谋创新,树立乡村振兴的典范”【“谋创新”写出其突破常规的思路,“树立典范”则拔高了其行动的价值,从个体努力上升到对时代命题的引领意义】。“一个新时代的农民铁人”【“铁人”一词化用王进喜的“铁人精神”,精准概括其坚韧不拔的特质,“新时代农民”明确身份定位,古今精神呼应,凸显时代传承】。“用40年光阴”【以具体时间“40年”量化奉献时长,让“长久坚守”的形象更具说服力,时间的厚重感增强了事迹的感染力】。“留住青山,垒起金山,无愧于燕山”【“青山”象征生态保护,“金山”代表经济发展,二者兼顾体现可持续理念;“燕山”以地域之名锚定其奋斗的根基,“无愧于”三字直抒胸臆,强化了其贡献与地域的深度联结。前后三个“山”字贯穿,妙 啊!妙啊!】。

3.郑钦文

“山海可平,桂冠已揽”【“山海可平”以夸张手法凸显其克服艰难险阻的决心与能力,“桂冠已揽”直接点明郑钦文取得的卓越成就,两句前后衔接,既展现过程的艰辛,又彰显结果的辉煌】。“你是进攻的火,升腾的箭”【“火”与“箭”两个比喻极具画面感,“火”体现进攻时的热烈与迅猛,“箭”凸显出击时的精准与势不可挡,生动刻画郑钦文赛场上的强劲姿态】。“红土上的后浪,奥运场的强者”【“红土”点明运动场地,“后浪”呼应时代浪潮,体现其作为新生代力量的活力与潜力;“奥运场的强者”则明确其在顶级赛事中的顶尖地位,身份与赛场相得益彰】。“在路的尽头出发”【打破“路的尽头是终点”的常规认知,以逆向思维凸显其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持续突破的进取精神,蕴含着“不断超越自我”的深意】。“自信冲破壁垒,汗水浇灌梦想”【“自信”与“汗水”分别从精神与行动层面,概括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冲破壁垒”体现突破困境的勇气,“浇灌梦想”则赋予努力以诗意,展现其为梦想不懈奋斗的过程】。“你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球拍”是其网球运动的标志性工具,以此为媒介,将个人的赛场表现与“中国的力量”相联结,既体现个人价值,又升华到国家层面,凸显其为国争光的意义】

4.曲亚波

“要改变命运,就站出来向命运挑战”【开篇直击核心,以铿锵有力的表述展现曲亚波面对困境时的主动姿态,“站出来”“挑战”等词,凸显其不屈于命运的坚韧品格】。“身怀炽爱的女人”【“炽爱”一词精准概括其情感内核,既包含对丈夫的爱,也涵盖对家人的责任,简短几字勾勒出她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形象】。“守心中诺言,扛肩上责任”【“守诺言”对应她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扛责任”体现她对家庭的担当,两句对仗工整,清晰点明其行动的精神支撑】。“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四字短语连用,简洁有力地展现她在漫长坚守中的态度,没有丝毫抱怨,只有坚定的付出】。“一个人撑起一大家”【“一个人”与“一大家”形成对比,突出其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不易,“撑起”一词极具画面感,彰显其强大的精神力量】。“生活的重担,让你比世人更懂什么是幸福”【以“重担”与“幸福”的关联,升华主题,暗示她在艰难中收获的亲情与坚守的意义,正是对幸福最深刻的诠释,引人深思】。

5.吕明玉

“为陌生人两次捐献干细胞,跨越生死”【直接点出吕明玉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核心事迹,“陌生人”凸显其无私,“两次”强调其奉献之持续,“跨越生死”则升华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延续生命的重大意义】。“为乡亲们三年驻守薄弱村,走向富裕”【交代其在乡村帮扶的事迹,“三年驻守”体现其坚守,“薄弱村”到“走向富裕”的转变,展现其帮扶成果,与前句共同构成她在不同领域的奉献】。“扶危济困,热血不冷”【“扶危济困”概括其行动的核心宗旨,“热血不冷”以“热血”呼应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不冷”则凸显其奉献精神的持久与热烈】。“聚水成川,初心燎原”【“聚水成川”比喻她从帮助个人到带动团队的力量汇聚,“初心燎原”用“燎原”形容初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生动展现其精神的感染力】。“你站在时代的前沿”【将其个人行动置于时代背景下,肯定其行为的先进性与引领性】。“脚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脚下有泥”体现其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实干;“手上有力”彰显其帮扶他人的行动力;“心中有光”呼应其“攒微弱的光照亮夜路”的信念,三者从行动到精神,全面刻画其形象,富有感染力】。

6.保定学院 西部支教群体

“曾经在城市的校园里苦读,如今到原野的风暴中驰骋”【通过“城市校园”与“原野风暴”的场景对比,既交代了支教群体的成长背景与现状,又以“驰骋”一词展现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积极作为的姿态,凸显从学习到奉献的转变】。“教育的根锁住流沙”【“教育的根”比喻支教工作的根基与影响力,“锁住流沙”既呼应西部沙漠的地理特征,又暗含教育对当地发展的稳固作用,将抽象的教育意义与具体的地域困境相联结,生动形象】。“年轻的心点燃梦想”【“年轻的心”点明支教群体的青春特质,“点燃梦想”既指他们为自己实现理想,更指为西部学生点亮希望,简洁有力地概括了支教行动的精神内核】。“大风刮过山岗”【以“大风”象征西部环境的艰苦与挑战,“山岗”则锚定支教的地域背景,用自然景象烘托出他们坚守的不易】。“你们已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一棵大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明确其奉献的价值方向,“长成一棵大树”以比喻手法,将支教群体的成长与扎根西部的坚守融为一体,既体现他们的坚韧,又暗示其对当地长久的滋养作用,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

7.沈华忠

颁奖词奇特,有民歌风味。“一艘大船四面波,东海大洋捕海货”【开篇以白描手法勾勒沈华忠的职业场景,“大船”“东海”“捕海货”点明其船老大的身份与工作环境,“四面波”暗示海上作业的风浪不定,为后续的遇险救援做铺垫】。“碰到南风转北暴,总有危急难预料”【“南风转北暴”以具体的天气变化指代海上突发的险情,“危急难预料”强调危险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凸显救援的紧迫性】。“砍两刀,抛蟹笼,一心只为救人命”【“砍两刀”“抛蟹笼”是救援时的具体动作,简洁有力地展现其果断舍弃财物的行为;“一心只为救人命”直抒胸臆,点明其行动的核心目的,凸显“人命至上”的信念】。“沈老大,船顶风,镇浪平涛显英雄”【“沈老大”的称呼亲切自然,贴合其身份;“船顶风”描绘出顶着风浪救援的画面,展现其勇气;“镇浪平涛”以夸张手法赋予其平息风浪的力量感,“显英雄”直接点出其英雄特质,收尾有力】。整个颁奖词仿佛船老大吆喝的号子,船老大的形象,跃然纸上!

8.李东

“父母的顶梁柱,百姓的主心骨”【以“顶梁柱”“主心骨”两个形象的比喻,分别从家庭与群众两个维度,精准概括李东的责任与担当,前者体现他对家庭的支撑,后者凸显他在百姓心中的可靠地位】。“长路泥泞,你用脚板丈量民情”【“长路泥泞”既指实际的灾害环境,也暗喻基层工作的艰辛;“用脚板丈量民情”以具象化的动作,展现其深入群众、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暴雨将至,你为乡亲们撑起伞”【“暴雨”呼应灾害背景,“撑起伞”是极具画面感的比喻,既指实际的救援行动,也象征他为群众遮风挡雨、守护安全的担当】。“风里来,雨里去”【四字短语简洁有力,高度凝练其在恶劣环境中奔波忙碌的工作状态,凸显其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来时总有好消息,去时,你带走了人们的思念”【前后对比鲜明,“来时好消息”体现他为群众带来的希望与温暖,“去时带思念”则以百姓的情感回应,深刻彰显其牺牲的价值与留下的精神影响,余味悠长】。

9.庞众望

“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坎坷”暗指其艰难的家庭环境,“阳光”象征希望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背影留给”与“笑容交给”的对比,生动展现他直面困境、向阳而生的坚韧品格】。“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名字里的责任”巧妙呼应“众望”之名,暗含他承载的家庭与社会期望;“步履中充满力量”以具象化的动作,凸显其在求学与生活中勇往直前的劲头】。“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磨砺的剑”比喻他在苦难中锤炼出的坚毅与能力,“破茧的蝶”象征历经困境后的成长与蜕变,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契合其从艰难处境中脱颖而出的经历】。“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两个“一直”反复强调,突出其持续进取、永不退缩的精神状态,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他不断奋进的形象】。“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妈妈的目光”关联其对家庭的责任与牵挂,“时代的期望”呼应其“科研报国”的理想,从个人亲情升华到时代使命,全面展现其精神追求】。

10.李登月

“目睹过亲人们的死难”【直接点出其参军的历史背景,日军的残暴行径成为他投身抗日的动因,简洁的表述中蕴含着深切的伤痛与抗争的决心】。“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从个人经历延伸到时代巨变,“见证”二字凸显其作为历史参与者的身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其奉献的时代价值】。“半生披着战场的硝烟,一生迈着必胜的步伐”【“半生硝烟”概括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斗生涯,“一生必胜”则凸显其在战火中锤炼出的坚定信念,前后对比中展现精神的延续性】。“信脚下的土地,信头顶的红星”【“脚下的土地”象征着祖国与家园,“头顶的红星”代表着党的领导与信仰,两个“信”字简洁有力,凝练了他保家卫国的精神根源】。“新时代,强军梦圆,盛世如愿,你还是那个少年!”【以时代的发展成果呼应其当年的奋斗目标,“还是那个少年”以诗意的表达,呼应当下热门歌曲中的“归来仍是少年”,凸显其初心不改、精神不老的品格,既致敬老兵,又传递出信仰的力量】。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7-23

2020-2025北京高考试题答案资料领取2025-07-16

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5-06-0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