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考试陆续开考,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为题目,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二类上41分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高三二模:2023-2025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三二模范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示范范文
【原题呈现】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蹿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知”和“智”是古今字,“智”曾写作“知”,后来随着语义的发展,才写为“智”。今天,“知”意为知识、知道等,侧重于信息、经验等;“智”意为见识、智慧等,更偏重于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从“知”到“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从‘知’到‘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二类上 41分范文】
从“知”到“智”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知识是尤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从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到拥有智慧、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着“人”的价值与发展观的眼光。
所谓“知”,即知识,侧重于客观世界中提取出的信息、经验;所谓“智”则是指智慧,侧重于主观能动性中辨析创新等能力。由此可见, “知”是静态的, “智”是动态的; “知”是具体的, “智”是抽象的; “知”是一种信息, “智”是一种方法。
从“知”到“智”,人类本位的主体性得以显现。倘若人类发展停留于获取知识的层面,那么他们就仅仅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然而,从知识到智慧,体现了人对信息独特的加工,有了这一过程,我们才能说人真正领悟了它。否则“知”便宛如陈列的武器,用处无法得以显现,只有拿起武器,发挥作用,将“知”实践于现实,改造世界才能真正利用“知”的价值。从“知”到“智”古往今来的人们一方面从知识中提取方法、逻辑等上位概念,运用于思考;一方面将知识运用入实践创新,改造世界。是《几何原本》中图形之“知”提取出逻辑之“智”; 也是《后时急备方》中青蒿素之“知”应用于治疟之“智”。
从“知”到“智”,更体现了一种发展观的眼光。人类不止步于认识世界,更要不断更新、完善已知,更要积极投身于改造世界。古之“知”未必合于今之“知”,今之“知”又未必合于未来之“知”。知识不断生产迭代的背后,体现着“智”的力量,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力量,更是追求真理、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因“智”而知“知”之边界, 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革新。 同时, 发展的目的是为“人”。 因此, 以认识世界的“知”开始,最终仍要落回改造世界,改善民生之“智”。这体现着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双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