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考试陆续开考,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为题目,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45分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高三二模:2023-2025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三二模范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示范范文
【原题呈现】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蹿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知”和“智”是古今字,“智”曾写作“知”,后来随着语义的发展,才写为“智”。今天,“知”意为知识、知道等,侧重于信息、经验等;“智”意为见识、智慧等,更偏重于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从“知”到“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从‘知’到‘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类中 45分范文】
从“知”到“智”
“知”和“智”为古今字,从“知”到“智”,不仅是时间与字形的演变,更是人成长的过程,社会前进历程。
“知”意为知识、知道,停留于表层,即仅有丰富的知识,却仅为散乱的信息,是数据而非使知识于联动中有新用。于是,我们上升至“智”,意为见识、智慧,是对“知”的自我加工与再创, 明辨与扬弃。当今时代浪潮之中, 网络发展使信息迅疾而达,Deepseek等模型横空出世展现AI的思考历程,我们更应走好从“知”到“智”之路,成长为更有智慧的自我,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知”是“智”的基础。一方面就内容而言,唯有知识丰盈了,我们才有辨析判断,梳理筛选,察查整合的基本。所谓学习与成长,即与过去知识与经验的再次相遇,内化于心,外显于形。有新得, 即有“智”的增长。另一方面,就能力而言, “知”是输入能力,正如AI的构建过程, 需“喂”大量数据,而走向“智”则为输出能力,意味着你加工处理了知识,构建自己的思想与体系,而输入必为输出的前提。
在当今时代,输入“知”绝非难事,唯有主动从“知”到“智”,不懒于事物表层,深入求索自我的思考,方能成为有价值的现代公民。信息潮流下一切知识随手可得,甚至“填饱”了我们。让热点转瞬即逝,没有深切的了解与思考;让无穷的知识划过脑中,抑或交给AI,便有了不是自己的“智”的产生。但是,一切推动社会的发明创造,需要从“知”到“智”的过程,需要过程中人们的不断求索。且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非简单对他国经验的借鉴而是由经验之“知”经过历史时间与无数共产党员的努力所达成的中国之“智”。再观每一款为增进人类幸福的药物的研发,都是凭已有之经验或知识加以人的自创。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在不断试验中求得适用的提取方式来获得青蒿素,挽救多少性命。从“知”到“智”是个人“智”的发展,成长更具智识的自我,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进程。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万万不能被“知”蒙蔽了双眼,填满了大脑,而放弃走向“智”的过程。我们推崇“学科交叉”与“通识教育”,不仅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希望在更丰盈的“知”之中,引领出更有价值之“智”,让万事万物于联动之中,由人探索创造为有益之事物。不要放弃思考的机会,放弃从“知”到“智”的每一步!由思考,我们才能囊括整个宇宙, 让“知”为我所用, 转化为“智”。
从“知“到”智”, 当为实现个人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