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4高考作文热门主题:文化传承

2024-05-26 09:02|编辑: 常老师|阅读: 513

摘要

2024高考邻近,高考作文主要考哪些主题?本文整理了2024高考作文热门主题:文化传承,供考生参考。

2024高考邻近,高考作文主要考哪些主题?本文整理了2024高考作文热门主题:文化传承,供考生参考。

相关汇总:2024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2024高考作文热门主题: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阅读经典,人生启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中的“知”有“知道”“理解”“赏识”等意思,还通“智”,有“智慧”“理智”等含意。因此,这句话除了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不恼怒,不生气;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之风等意思外,还有面对别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时,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含意。可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都有极大的启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多角度挖掘经典哲理,指引人生方向。

2·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焕生机。

3·经典丰富思想,助我复兴华夏。

例文: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焕生机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因别人的不理解就去臆测与愤怒,孔子的言语如同亘古不绝的长河,川流不息,不舍昼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后人以高山景行般的启示,这就是经典的意义所在。然而,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我们也需根据时代要求与自身发展,贴近时代和生活,重新认识、解读经典,读出新意。我们对待经典的态度就是古为今用,新解才更契合时代价值。

虽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正解,是刘禹锡网诈泥罪巨长期遭贬之不平,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这种悲叹虽仍能引发共鸣,但未免失落抑郁。既然新解能解读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解读出激励人生奋进的积极意义,并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为什么不可以翻新使用呢?再如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使用,更是断章取义,完全违背庄子的本意,但其激励后进惜时励学的作用已经达到,这种使用不更契合时代价值吗?

翻出新意,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华。

陶渊明曾写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四句诗,其本意是鼓励人及时行乐。既然生命短促,人生难控,社会黑暗,欢乐难得,那么,就要及时抓住生活中的欢乐,尽情享受。这种思想在今天肯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若是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用它勉励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勉励青年抓住机会,积极奋进,又何尝不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若劝勉人的目的能达到,又有几人会细究言辞的本意?

文化的传承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经典与时俱进,才能使其内涵不断丰富。

传承经典,归根结底是古为今用,服务于今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如果死记硬背,毫无用途,传承又有何意义?李商隐有两句情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是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忠贞不渝。今人固然也可用其表达爱情,但用其表达奉献精神也很合适啊。何况“诗无达诂”,因读者的心理、情感不同,古来就有“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的情况。那么,今人根据今天情势,灵活使用,不断丰富古诗内涵有又何不可?

当然,对于特定领域,如进行经典研究,古籍整理和校注,还必须秉持严谨态度,以尊重古人的精神,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不可滥解,贻误后学。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应时代所需,行顺应时代之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场合区别对待,如此,才有利于经典的传承与传播,助力人生的成长。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占比分值很高,“得作文者得天下”!很多同学因为自身储备素材不够丰富,导致考试时无从下笔!要想作文写得好,日积月累很重要!为帮助大家更好解决写作文难的问题,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

《2024年高考必备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资料,

包括:热映影视+热点时评+热门人物素材+人民日报金句+社会热议话题+经典主题话题

点击下方按钮报名免费领取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4高考作文文化传承高考作文主题

2021-2023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资料汇总2022-09-29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2023-2024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4-07-03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