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10余所高校有双培计划招生项目,今年的招生情况如何?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DeepSeek关于2026年北京双培计划报考注意事项的分析解读,帮助考生们备考。
双培计划是北京市独有的招生方式,只面向北京学生招生,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录取,招生院校为北京市属高校,报考的学生须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2025年特招线519分)。
录取分数参考:2024年北京高校双培、外培、农村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汇总
资料福利:
双培、外培、农村专项计划只面向北京考生招生,考生们达到特招线,即有较大的机会被录取,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同时享受北京市属高校和中央高校或者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因此,是北京考生重要的一种升学途径。低年级的北京学生想要复习备考,复习资料自然是多多益善。为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2026北京高考双培外培报考指南》,点击下方链接即可领取!
点击下方按钮报名领取
DeepSeek分析2026年北京双培计划报考注意事项
针对2026年北京“双培计划”的报考,虽然具体政策细节(如招生院校、专业、名额等)通常会在当年(2026年初)才正式公布,但根据近年来的政策和实践,以下核心注意事项你需要提前了解和重点关注:
核心前提与资格
-
北京户籍+北京学籍:这是报考“双培计划”的硬性要求。你必须是具有北京市正式户籍,并且在北京市高中就读的应届毕业生。
-
参加北京高考:必须报名并参加当年(2026年)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
-
批次招生:“双培计划”属于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进行招生和录取。这意味着你需要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在相应的批次和段次填报该计划。
报考关键注意事项
密切关注官方信息发布:
时间节点:2026年3月-5月是政策发布的关键期。务必密切关注:
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发布最权威的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含具体院校、专业、名额、合作央属高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可能发布相关政策解读。
目标市属高校招生网:查看该校“双培计划”的具体实施细则、培养方案、往年信息(作为参考)。
合作央属高校相关院系网站:了解接收专业的培养特色和要求(作为参考)。
重要文件:仔细研读当年发布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和《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汇编》,其中会明确列出“双培计划”的所有招生信息(院校代码、专业代码、计划数、备注合作高校等)。
理解培养模式与学籍:
“1+2+1”或“3+1”模式:大部分双培计划采用前3年在央属高校(如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学习,最后1年回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如北工大、首师大、首经贸、北信科、北服、北印、北建大、北农学院等)学习并完成毕业。也有部分专业是“1+2+1”模式(第1年在市属高校,第2-3年在央属高校,第4年回市属高校)。务必确认你报考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方式。
学籍在市属高校:你的学籍始终在录取你的市属高校,毕业证和学位证也由该市属高校颁发,但会注明联合培养经历。合作央属高校不单独颁发证书。
志愿填报策略:
单独志愿栏: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志愿表中,通常会有专门标注为“双培计划”的志愿栏(可能是1个或多个平行志愿)。你需要在这个特定位置填报“双培计划”的院校和专业。
仔细核对代码:务必使用当年《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准确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进行填报。填报“双培计划”志愿与填报其他普通志愿在操作上是分开的。
了解录取规则:通常是平行志愿投档。投档时依据考生高考总分(含加分)。服从专业调剂风险:如果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市属高校在该批次(A段)招生的其他“双培”或“外培”专业(如果有的话),但不会被调剂到普通类专业。务必慎重考虑是否服从调剂,看清该高校在A段有哪些专业招生。
不影响后续批次:如果未被“双培计划”录取,不会影响你后续批次(如本科普通批)的投档录取。
成绩要求与竞争:
较高分数段:“双培计划”因其能享受优质央属高校资源,通常录取分数线会显著高于该市属高校普通专业在本市本科普通批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接近或达到部分合作央属高校普通专业在京录取线的较低水平。竞争比较激烈。
参考往年数据:密切关注2025年及之前几年目标“双培”专业(市属高校+合作央属高校+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和排名情况,作为2026年填报的重要参考。但需注意每年分数会有波动。
专业选择与匹配:
兴趣与能力: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且具备相应学习能力的专业。
合作高校实力:了解目标专业在合作央属高校的学科实力和培养特色。
市属高校衔接:了解最后一年回市属高校后的课程衔接和毕业要求。
看清备注:仔细阅读招生计划表中对“双培计划”专业的备注说明,确认具体的合作高校名称、培养模式、就读校区(前几年可能在央属高校)等关键信息。
身体条件与特殊要求:
部分专业可能有特定的身体条件要求(如色盲、色弱限制)、单科成绩要求或面试要求(较少见)。务必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中对该专业的具体要求。
学费与待遇:
学费标准按照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的普通专业学费标准执行。通常不会额外收取央属高校的学费。
在央属高校学习期间,一般享受与该央属高校学生相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部分课程),但住宿安排、学生证、校园卡等可能略有不同(通常会有专门标识),一般不享受央属高校的奖助学金体系(由市属高校负责)。
做好心理准备:
适应不同环境:需要在不同大学文化、管理模式、学习氛围间切换,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归属感问题:学籍在市属高校,长期在央属高校学习,可能在身份认同上需要自我调适。
学业压力:在顶尖央属高校学习,课程难度和竞争压力可能较大。
行动建议时间线(2025-2026)
-
2025年下半年(高三上学期):
了解“双培计划”基本概念、模式、优缺点。
初步了解有哪些市属高校和合作央属高校参与(参考往年信息)。
结合自身兴趣、成绩预估,初步圈定几所感兴趣的市属高校及其可能的“双培”专业方向。
关注目标市属高校和合作央属高校的官网、招生公众号。
-
2026年3月-5月(高三下学期):
高度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等待并仔细研读官方发布的《2026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2026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获取权威的招生计划:确认2026年具体有哪些“双培计划”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合作高校、培养模式、学费、备注要求等。
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
收集目标“双培”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和排名数据。
参加高校线上/线下招生咨询会,直接向招生老师提问。
-
2026年6月(高考后-出分前):
结合高考估分,进一步筛选和聚焦目标“双培”志愿。
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方案、就业前景。
-
2026年6月底-7月初(出分后-填报志愿):
根据高考成绩和全市排名,结合往年数据,精准定位可报考的“双培”专业。
慎重、准确填报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的“双培计划”志愿。仔细核对代码,明确是否服从调剂及其范围。
制定好后续批次的志愿方案。
总结强调
-
资格是根本:确保符合北京户籍+学籍+高考要求。
-
信息是关键:紧盯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获取最权威、最及时的政策和招生计划。
-
定位要精准:“双培”录取分数较高,务必结合自身成绩排名和往年数据合理定位,避免盲目冲高。
-
志愿填报需谨慎:在指定位置填报,使用正确代码,深刻理解“服从调剂”的含义和风险。
-
了解培养细节:清楚学籍归属、培养模式、就读地点、证书颁发等核心问题。
-
做好心理建设:对跨校学习的挑战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重要提示:以上信息基于近年政策总结,2026年的具体实施细则请务必以2026年初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建议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定期查看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的习惯。祝你升学规划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