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绘制了详细蓝图。其中,“十五五”规划中提到了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推荐阅读:2025-2026年度各类权威大学及学科排名数据汇总
潜在“十五五”规划中的四大新兴产业及就业建议
一、新能源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该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将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保障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一)热门专业及方向(供参考)
1.储能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储能电站设计、电池研发、电网储能系统集成等。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新能源项目开发、能源系统设计、政策研究。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就业方向:电网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设备研发。
4.材料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电池企业、光伏企业、材料研发机构。
5.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
就业方向: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企业、智能网联技术研发。
6.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就业方向:能源企业、环保机构、能源政策分析。
7.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就业方向:电网企业、能源互联网企业、电力信息化。
8.氢能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氢能企业、能源研发机构、化工企业。
(二)参考建议
若擅长物理、化学,可考虑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技术研发类专业;若对电气、自动化感兴趣,则适合选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等相关专业。在职业方向上,技术研发类建议侧重储能、材料等领域;工程设计与运维类则推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方向。
就业方向:风电/光伏/储能企业的系统架构师、电网智能运维工程师、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工程师。
二、新材料
高新材料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基石。特别是在“卡脖子”的高端材料领域实现突破,对于保障产业链安全至关重要。规划建议打造新兴支柱产业,明确要加快新材料等集群发展。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政策驱动下,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一)热门专业及方向(供参考)
1.材料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航空航天、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材料研发、生产、检测等工作,如研发新型电池材料、高性能合金等。
2.材料物理
就业方向:进入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从事材料性能优化、新型功能材料研发等工作,如研究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3.材料化学
就业方向:进入化工、医药、环保等行业,从事材料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如研发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4.复合材料与工程
就业方向:面向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从事复合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等工作。
5.纳米材料与技术
就业方向:在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从事纳米材料的研发、应用等工作,如纳米涂料、纳米传感器等。
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就业方向:在新能源企业、科研机构从事研发、生产等工作。
7.生物材料
就业方向:进入医疗器械、医药公司从事研发、质量检测等工作。
(二)参考建议
若对物理、化学基础较好,且希望从事基础研究或前沿材料研发,可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专业;若对特定材料领域(如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感兴趣,可直接选择对应专业。
就业方向:高端制造企业材料研发工程师,专注攻克芯片、航空等领域的材料难题。
三、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现,属于要抢占的科技制高点之一。发展方向以建设航天强国为引领。未来将更加强调原始创新和跨领域协同,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研发、应用全流程的融合。
(一)热门专业及方向(供参考)
1.航空航天工程
就业方向:航天科技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等,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发与管理。
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就业方向:参与飞机、航天器设计,如中国商飞、航天五院等。
3.飞行器制造工程
就业方向:沈飞、西飞等制造企业,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
4.飞行器动力工程
就业方向:中国航发集团,从事发动机研发、测试。
5.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就业方向:航天科技集团、民航客机环控系统研发。
6.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就业方向:无人机、导弹、卫星控制领域,如大疆、华为等企业。
7.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就业方向:无人机企业,如极飞科技、大疆等。
8.智能飞行器技术
就业方向:商业航天、自动驾驶领域,参与智能飞行器研发。
9.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就业方向:航天院所、商业航天公司,从事电推进技术研发。
10.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就业方向:航空航天企业,从事质量检测、可靠性评估。
11.飞行器适航技术
就业方向:民航局、航空企业,从事适航审定工作。
(二)参考建议
若对设计感兴趣,可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若偏好制造,飞行器制造工程更合适;若想从事智能化方向,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或智能飞行器技术是不错选择。部分核心岗位(如发动机设计、智能算法研发)通常需读研深造。
就业方向:航天科技、中国商飞等“国家队”的工程师,参与火箭、卫星、大飞机研发与制造。
四、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被定义为“新兴支柱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涵盖范围主要包括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各类航空器的研发制造及运营服务,如物流运输、空中交通等,产业链条长,应用前景广阔。
(一)热门专业及方向(供参考)
1.低空技术与工程
就业方向:低空飞行器研发、空管系统开发、低空物流规划等。
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就业方向:飞行器设计工程师,参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
3.飞行器制造工程
就业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师,负责生产线管理与质量检测。
4.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飞控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等。
5.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就业方向:低空通信工程师、数据链技术专家,技术壁垒较高。
6.遥感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测绘建模工程师,服务于农业、环保等领域。
7.交通运输(通用航空方向)
就业方向:低空交通管制员、通航机场运营经理,政策驱动型岗位。
8.无人机应用技术
就业方向:无人机飞手、维护工程师,实践技能导向,就业面广。
9.通用航空器维修
就业方向:航空维修工程师,需求稳定。
(二)参考建议
若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可考虑飞行器设计、人工智能等前沿专业;如果偏好动手实践,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等高职专业则更为契合。随着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相关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但也要求从业者持续学习,紧跟新技术发展。由于低空经济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选择融合航空、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将更符合未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低空经济充满机遇,专业选择应综合考量个人兴趣、职业发展规划及高校的专业优势。建议在校期间多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实习、竞赛等实践活动,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就业方向:无人机公司系统工程师、城市空域管理规划师,开拓低空物流与交通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