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教育部公示:7所高校增设“具身智能”新专业

2025-11-18 15:39|编辑: 赵老师|阅读: 11

摘要

随着我国“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未来产业,这一专业领域正在成为高三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新兴方向。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近日,教育部政务服务平台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7所“双一流”高校联合申请增设“具身智能”本科新专业。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推荐阅读:2025-2026年度各类权威大学及学科排名数据汇总

教育部公示:7所高校增设“具身智能”新专业

简单地说,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配备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加强具身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部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申请增设“具身智能”新专业。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申报类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东北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浙江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具身智能 工学

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根据公示材料,具身智能专业学科授予门类为工学。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年度招生30人,专业属于交叉工程类。学生入学后,北航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力学、电学、材料、机械、控制、信息等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编程和集成应用技术。在毕业5年后,学生具有在航空航天、社会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的工作能力。

二、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计划年度招生120人,专业属于交叉工程类。课程体系拟划分为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实践模块以及特色课程。专业培养既懂算法理论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计划年度招生30人,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上具备传统优势,同时人工智能学院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积累深厚,为具身智能工程这一交叉学科提供坚实基础。

四、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计划年度招生60人,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学校将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将企业真实研发场景、技术需求融入培养全流程,精准面向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交互等核心领域,定向培养懂感知、善决策、通算法、能实操的具身智能专项人才。

五、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年度招生30人,专业属于计算机类。本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紧密契合产业与科研前沿对具身智能人才的核心要求,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化课程,为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同时,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高强度的专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的能力与系统级工程思维,使其能够从整体视角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六、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划年度招生30人,专业属于自动化类。核心课程包括具身智能导论、深度学习与大模型、具身大脑与人机交互、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材料等。专业核心实践包括具身智能竞赛实践、具身智能系统设计与实践、具身智能校企交叉创新设计与实践等。

七、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计划年度招生30人,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面向智能感知与交互、自主决策与控制等前沿科技领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以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依托,交叉融合认知科学、信息通讯、电子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具有多学科融通思维和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引领型工程科技人才。学校拟建“人机共融智能系统”“多模态感知与交互”等专门实验室,并配备高性能计算中心与机器人综合实验平台,构建“物理—虚拟”一体化的具身智能实验环境,集成强化学习、仿真推演、实物验证等功能,实现从算法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教学与实践融合。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考试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6北京高考2026高考专业填报2026新兴专业

2025-2026年度各类权威大学及学科排名数据汇总2025-11-18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TOP1002025-11-10

2025高考热门专业解读汇总2025-10-20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6北京高考

  • 2026强基计划

  • 2026综合评价

  • 2026港澳招生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