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发布了增设具身智能本科专业的公示。未来已来,智能不再局限于屏幕后的代码,而是拥有了身体,会看、会听、会动、会思考⋯⋯具身智能不久前被首次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正迅速从概念走向现实。具身智能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高校积极响应?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推荐阅读:2025-2026年度各类权威大学及学科排名数据汇总
被“十五五”规划点名的新兴专业,高校开始响应布局
一、什么是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是指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的智能行为,强调智能体的认知和行动在物理环境中的相互依赖。从字面理解,它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的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解释道,具身智能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这一特点使其能够有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哪些学校设置了相关专业?
目前,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布局具身智能领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培养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本月初发布了增设具身智能本科专业的公示,表示该专业未来在人工智能学院培养,聚焦智能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协同,强调“感知一决策一控制一本体”一体化机制。专业以实现智能算法的物理落地为目标,融合计算机、控制、机械与认知科学,突出从虚拟智能到实体智能的转化与创新应用。
浙江大学推出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杭州)项目”和“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依托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平台,以“研产双驱”为主线,聚焦具身移动、具身操作及大模型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则开设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微专业,深度融合学校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优势,紧密结合船舶制造智能化、特种机器人等特色应用场景。
西北工业大学在2025年10月发布的2026年度发展战略研究基金项目申报通知中,明确将“加快具身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作为重点任务。
这反映了高校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
三、学什么?怎么学?
具身智能专业通常采用跨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综合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课程强调实战能力,高校一般采用“理论—仿真—实践”三阶进阶模式。
以浙江大学的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项目为例,其课程体系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交叉融合为内核,开设机器人学、强化学习以及大模型VLA等前沿理论课程。
江苏科技大学的微专业则构建以“感知—决策—控制—交互”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涵盖机器人机构学、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方法与应用、智能移动机器人等核心内容。
四、政策指引专业未来发展
“十五五”规划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包括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脑机等在内的未来产业。
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如北京市发布了具身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杭州市则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终端作为打造“296X”先进制造业集群中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五、未来有哪些发展机会?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赛迪顾问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6%。根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26.3亿元,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高盛2025年最新研报进一步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有望成为堪比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超级赛道。
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涵盖智能制造、医疗服务、居家养老、智能安防、抢险救灾、海洋作业等众多领域。
毕业生既可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也可加入国家级科研教育平台或科技领军企业,承担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创新重任,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还可进入相关技术的政府部门,参与产业政策制定、科研项目规划与行业管理,助力国家战略实施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此外,毕业生亦可依托专业优势自主创业,在具身智能科技相关领域开拓创新、实现价值。
六、如何准备相关专业学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介绍“新工科”建设进展时多次强调,要“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曾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应重基础、重实践、重交叉、重素养。
有意向报考具身智能相关专业的高三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夯实数理基础:具身智能涉及大量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是未来专业学习的重要保障。
培养编程兴趣:熟练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可以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注科技动态:定期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参与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机器人编程、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
明确专业方向:具身智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