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政作为高考的文科科目,日常学习和掌握一些备考技巧都十分重要。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6届北京高三考生史地政一轮复习方法,详情如下:
知识点:2026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
选考科目备考,需要一些借助一些资料来提升科目成绩及择校选专业。因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准备了以下资料:
历史+地理+政治选科组合可报院校分析: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799726083938901
2020-2025年北京高考真题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673408394631765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2026北京高考升学交流群】,分享最新升学动态、政策、考试试题、备考攻略等信息,一路陪伴考生们备考。
扫码进群
历史篇:体系筑基 素养赋能
1.关注材料信息的阅读、提取与归纳概括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要结合老师课堂讲授或练习中提供的材料,明确材料的基本类型,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逐层逐句进行分析,标记重点,结合老师的课堂设问,有针对性地回看材料,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提取与概括。
2.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考生构建知识体系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一是围绕通史复习的单元主题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构建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梳理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二是在每个模块主题学习完毕之后,考生要按照一定的内容专题纵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如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探索,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等;三是通过时间轴构建中外历史的不同时空,将古今中外脉络打通,更好地理解中国史和世界史。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知
考生不能仅关注所学的历史知识,更要关注课标强调的价值观思维及高中统编教材编写的价值立意。
4.切忌陷入“题海战”
考生在一轮复习时不要盲目刷题,而要注重试题的质量而非数量。历年真题是最权威的复习资料,考生要认真研究历年考题,并进行总结,分类记录自己的思考。
地理篇:厚基固本 构网提能
1.基础覆盖 理解本质
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无遗漏地复习教材所有主干知识,甚至补充初中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大尺度的区域定位。考生要将课堂作为知识梳理的主阵地,特别是要注重课堂中涉及“核心概念的定义”“原理的推导过程”的分析过程,而非盲目记笔记。
2.构建体系 主干关联
考生要通过构建地理结构图,将零散的知识点关联成知识网,但网络构建一定要基于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不要急于依赖复习资料中的思维导图。
3.能力提升 习惯养成
一轮复习期间的考试一般会有期中和期末考试及各校安排的阶段性考试,考生要紧跟学校的节奏,不要过于追求难题,要通过基础题目训练地理思维习惯,为后续综合解题打好基础。同时,考生要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解决会做但丢分的问题,该阶段是纠正口语化表达、逻辑混乱的黄金期,考生应通过基础题训练逐步适应学业等级考答题要求,模仿教材语言,答题时尽量使用课本原话,避免自创模糊表述,形成规范表达习惯。
思想政治:分步规划 提高效率
1.研究考情 明确方向
研究考情是高考备考的首要任务。教师会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借助多维细目表等手段,梳理出高频考点。考生要通过对考情的分析,明确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2.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考生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每个模块、每一课、每一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考生既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架构,又能从微观上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还能清晰地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3.优化课堂 提升效率
在一轮复习中,考生必须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
课前,考生要通过主动预习,明晰知识薄弱点,带着问题听课,避免盲目跟学,提高复习实效。
课堂上,考生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案例分析,结合老师提供的时政情境素材进行深入理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避免浅尝辄止。
课后,考生要主动梳理好课堂笔记,用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串联模块内与模块间的知识点,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时政 学以致用
在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关注时政热点,养成每天看新闻、读报纸的习惯,了解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经济政策调整、社会热点问题等。考生要主动关联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尝试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等不同模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读。
5.《逻辑与思维》的工具性作用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所教授的逻辑思维方法是考生正确认识事物、准确表达思想、高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选择题中,考生需要通过逻辑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在非选择题中,清晰的逻辑结构能让答案更具说服力,提高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