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中语文50个文化常识

2025-03-14 10:13|编辑: 李老师|阅读: 27

摘要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50个文化常识,希望对大家备考语文有帮助。

2025北京高考的战鼓已经拉响!为了帮助大家充分的备考,全力以赴备战高考。北京高考在线为大家整理高中语文50个文化常识,分享给同学们学习。

点此查看>>>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备考,除了日常学习外,还要借助一些资料来实现语文成绩的提升,因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制作了以下资料:

《北京高考50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编》电子版资料,免费领取,快快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吧!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76&promotionId=49

《论语知识点&考题汇编》电子版资料,免费领取,快快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吧!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77&promotionId=49

高中语文50个文化常识

【五行】

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八卦】

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gèn)、兑。是《易经》的基本概念,代表一些事物、现象,衍生出哲学意义,也用于占卜。

【五音】

宫、商、角(jué)、徵(zhǐ)、羽。相当于现代简谱的1、2、3、5、6,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

【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戏曲的宫调。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是周朝贵族教育体系的六种技能。另一种说法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先秦古籍。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是古代科举考试重要内容。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岁寒三友】

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开放,象征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清玉洁。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分别代表高洁傲岸、幽雅空灵、虚心有节、冷艳清贞的品质。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和材料。

【国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是国画常见题材,体现君子的品质。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些故事反映了民间的爱情观念等诸多价值观。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中国及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深远。

【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方法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三纲五常】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

【科举制度四级】

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是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古代主要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习俗。

【三牲】

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也有以鸡、鱼、猪为三牲的说法。

【五谷】

稻、黍、稷、麦、菽。是古代主要粮食作物。

【五岭】

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也泛指全国各地。

【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各具特色。

【四大名花】

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武夷岩茶。

【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书法四体】

楷、草、隶、篆。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字体。

【八旗】

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七情六欲】

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

【三山五岳】

三山是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中国的别称】

华夏、中华、九州、赤县、神州等。

【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 - 3岁)、垂髫(幼年)、豆蔻(女子13 - 14岁)、及笄(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 - 90岁)、期颐(100岁)。

【十二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古代纪年法】

干支纪年、帝王年号纪年等。干支纪年是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

【谥号】

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有褒有贬,如“文正”是很高的褒奖。

【避讳】

古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法表示尊重。

【驿站】

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录用。

【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是古代中央官制。

【三皇五帝】

三皇说法众多,如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也有多说,如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远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用于指导农事等活动。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诗歌体裁,后三者是表现手法。

【楚辞】

是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品有《离骚》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是东汉末年建安时期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常在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唐宋八大家】

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是散文家,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化常识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5-02-07

202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录取投档分数线汇总2024-07-3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