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高考语文阅读情节及答题思路总结

2025-01-16 17:27|编辑: 郎老师|阅读: 45

摘要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阅读情节及答题思路总结!希望对大家高考语文答题及备考有帮助。

2025北京高考的战场已经拉响!为了帮助大家充分的备考,全力以赴备战高考。北京高考在线为大家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阅读情节及答题思路总结!希望对大家高考语文答题及备考有帮助。

点此查看>>>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

2025高考语文阅读情节及答题思路总结

概念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结构

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构成。

 

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⑶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⑷照应前文。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⑹刻画人物性格。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情节

安排

特点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层层推进,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情节安排

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结构方式

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三种: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

“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

例题

答案

答题规范

 

A

梳理

概括

情节

 

(2013·高考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贝尔蒂俘敌(开端)——护俘(发展)——被俘(发展)——脱险(高潮)——赴死(结局)。

1、情节内容概括

2、概括组织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2009·安徽卷《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董师傅带领小翠游湖

 

 

 

 

 

 

 

 

B

分析情节

作用

 

 

(2018年卷Ⅱ)

老舍《有声电影》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5.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1、写了什么内容

2、有什么作用:

①前后照应(与前文相呼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提供依据)

②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

③刻画人物性格,归纳情节,指出性格特点

④表现主旨,深化主旨,(归纳情节,点出主旨)

(2011年课标)林海音《血的故事》(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C

赏析情节手法

 

 

(2014年卷Ⅰ)

叶紫《古渡头》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1一般答题规范

①点出情节安排的特色②结合情节具体展开特色③点明该情节安排特色的作用,一般是该情节反映的人物性格、社会生活。

2、情节展开特点:

①以……线索,用什么手法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情节内容

②或者选取……材料为展开方式,表现了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突出了……主旨。

(09四川《想象》)

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变化为主要方式展开故事情节

 

 

 

 

D

情节对比作用

 

(2013年卷Ⅰ)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4)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说通过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小结

小说的情节是支撑小说人物与主题的框架,情节往往是为了人物和揭示小说主题所服务。

写作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很高,如何能在写作时才思泉涌?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更新了《高考必备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资料高中各年级都能用的到,快来领取吧~

扫码查看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2025高考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5-02-07

202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录取投档分数线汇总2024-07-3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