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4高考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以不争心,行争之事

2023-09-24 14:19|编辑: 吕老师|阅读: 168

摘要

本文整理了以“以不争心,行争之事”为主题的作文模拟题及写作指导和优秀范文,分享给大家查看。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本文整理了以“以不争心,行争之事”为主题的一篇作文模拟题,同时分享作文写作指导和优秀范文,分享给大家查看。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诗人兰德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说: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干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名句组合式的材料作文。

作文核心话题指向——争与不争。

何为“争”,何为“不争”,这都是可变的,既可以积极的去看,也可以消极的去看。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起点,具体怎么延展和发散那才是最重要的。“争与不争”的内容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举一反三”的切入点。为何争,又为何不争?“争与不争”的所处立场和所持的价值观是我们最可写的地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构思:

1. 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争”上面。我们为何要去争,是争取,还是竞争?抑或是无谓的争辩?确立好主题,表明立场,进行议论。

2. 可以从不张扬、谦让的角度入手。这是反弹琵琶,也可以选择“不争”,“不争”或许比“争”更有竞争力,或者更能得到别人的敬仰,在此可以列举一些淡泊无求的名人事例。

3. 对“争与不争”进行辩证分析。既可以去“争”,也可以“不争”,看争或者不争的内容如何,什么应该去争取,什么又可以去摒弃,着重于这方面。

4. 可以把重点放在“争与不争”的时间点上,什么时候“争” ,什么时候“不争”。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去争,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不争,给自己的心灵一方净土。 此外也可以把“争”与“不争”两个方面进行转化。奋力争取某些东西也许就是为了在某个时刻不需要去争,不去争抢也许是在默默的储积能力,或者比争的效果更突出。

体现二元思辨。有个孩子写得比较好,借鉴一下:不争,不是妥协、逃避,比如村上春树,而是个性的绽放;对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争,我们同样给予尊重。水不争,故能自由自在;人不争,故能淡定坦然。不争,意味着拿得起放得下,或秉持自己的本心,如庄子曳尾涂泥,比如杨绛常说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争是指要与自己浮躁的内心相争,每日三省吾身,让灵魂变得透亮。

【作文素材】

1竞争,使得各行业、各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像我们熟知的网购企业:淘宝、天猫、京东、聚美优品、拼多多等。这些商家之间的良性竞争,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也让行业自身不敢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从而互相促进,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竞争,让生活更丰富多彩,让社会得以进步,国家得以繁盛。

2李诞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说:“因为社会存在这样的竞争,发展的如此之快,我才能站在这和你们阔谈诗和远方。”是啊,不通过竞争怎么能让人生处于一个充实的状态?怎么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彰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陶渊明看淡竞争,注重本心,便有了“采菊东篱下”的闲逸;海子看淡竞争,才有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憧憬;杨绛看淡竞争,恬然一世,便有了“和谁都不争”的洒脱。

4若无“勇争第一”的竞争心,刘仔才怎能走过13年的艰苦历程,成为全国技术能手;若无“勇争第一”的竞争心,那么撒切尔很可能不能成为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若无“勇争第一”的竞争心,格力怎能喊出“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话语,惊艳世界。

5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这就是竞争!

【名句金句】

1.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

2. 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林语堂

3. 唯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长久。

——余秋雨

4.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卡

5.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纪晓岚

6. 物竟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醒则亡。

——梁启超

7.我并不认为如果没有竞争,一般人就能幸福,因为竞争一直是,甚至从人类起源起就是对大部分激烈活动的刺激物。

——罗素

8.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退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

【优秀范文】

以不争心,行争之事

大千世界,不少人在进退之间犹豫,在争与不争之间彷徨。盖因人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亦因人云“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人们向往争来的名利,又仰慕不争的境界,一时间左右为难。其实,唯有以不争之心去行争之事,方可了悟生命的真谛。

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争与不争如冰炭同器,是不可共存的正反两面。遍览当今社会,有人一心只为争得所谓的荣华富贵,整天沉浸于物质的世界中,最后活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还有人常宅家中日日“躺平”,不问世事,放弃奋斗,最后活成了一句废话。殊不知,若是以不争为“知”,以争为“行”,知行相生,便可既得不争之乐,亦可得竞争之福。

有所争,有所不争,怀瑾握瑜,濯缨沧浪。曾国藩有一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意思是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这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无为而无不为,无争而无所不争。以不争心,行争之事,晚年的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同治三年,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走向了终点,曾国藩可以说立下了滔天大功,但是朝廷第一时间收到的不是他的报捷奏折,而是他让九弟辞官,主动裁撤湘军的折子。曾国藩用他的行为艺术完成了他的“以不争心,行争之事”的智慧哲学,从而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有所争,有所不争,明辨心灵,洞悉坐标。没有人能逃过时代的车轮,争之事,是人生于天地之间所不可避免的。但如何争才是真正的争呢?是“抄袭大王”郭敬明终于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还是木心先生怀抱着一份脱离俗世的疏离感最后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是拿破仑争得了法兰西帝国却遭滑铁卢之败被囚禁余生,还是戚继光平倭寇,扫鞑虏,却放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答案不言而喻。争之心过重,往往会被世俗物欲所累。而只有“以不争心,行争之事”之人,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圆满。

到底是“争”还是“不争”?两者之间的区别,答案就在《道德经》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绝不是消极以待的哲学,也绝不是无所作为、甘愿落后的佛系,而恰恰是在更高程度上的“争”。不争是争的开始,争是不争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在“不争”中成长,在“争”中壮大。

概而言之,不争之心,让人拿得起,放得下;争之事,让人有一往无前的锐气和拼搏的勇气。临大义而争,于小利而不争,做有意义的事,方可于海海人生之中寻一线曙光,于山山而川之中,登顶最高的山峰。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4高考作文2024高考作文范文高考作文模拟题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各省市2024年高考报名通知和报名入口汇总2023-11-0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