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孔乙己、知识的力量

2023-05-24 10:50|编辑: 吕老师|阅读: 401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作文主题是“孔乙己、知识的力量、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供大家学习参考。

临近高考,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本文整理了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主题是“孔乙己、知识的力量、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分享给大家学习参考。

更多推荐: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汇总,附优秀范文

真题: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预测理由

近来,孔乙己文学的热潮席卷大学校园,让不少年轻人陷入了迷惘。他们耗费了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读书,最终却找不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他们脱下了那件长衫,却发现自己变成了骆驼祥子。因此,读书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文凭被贬值成为了读书人的无奈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告诉年轻的学子们,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切入角度

1、教育视角:知识是实现理想的重要工具,而教育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考生可以谈论现代教育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利用教育资源获取知识,以更好地追求理想。

2、人文视角:知识是不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从前辈那里继承的智慧。考生可以阐述知识在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和交流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3、技术视角:现代科技对知识获取和交流的影响是巨大的。考生可以讨论新媒体技术在传播知识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同时提醒大众要警惕信息的真实性

4、社会视角:知识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考生可以谈论知识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促进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以建设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

5、个人视角: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并通过学习和个人努力充实自己。考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探讨知识对于实现个人发展和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典型事例

1.俞敏洪,出生于贫困家庭,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然而他复读三年才考上北大,并且被留校任教。尽管后来被北大开始,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常识,他创建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国内整顿课外实习乱象的情况下,他又凭借自己的灵敏嗅觉,推出了东方甄选直播带货,使公司起死回生。虽然未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但他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鼎鼎大名的救治心灵的“医生”一一老师。

2.李笑来:李笑来曾是一名失败的创业者,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开始了自学计算机科学。通过长期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资深的编程专家,并写下了《区块链投资指南》等畅销书籍,成为了区块链领域的知名人物。

3.陆奇: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孩子,因为生计所迫,希望成为一名老师从而摆脱饥寒交迫。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他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微软公司,为该企业的一系列重要产品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后,陆奇回到祖国,加盟百度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为百度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为全球互联网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张霁:“小镇做题家”,他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了三本大学,但他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即使在三流学校就读,他也没有被困住,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前。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计算机专业的优秀博士生。他被华为以201万年的薪招取为“天才少年”,这成为了当时的佳话。

名言警句

1.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潜在的生产力。一一索罗斯

2.知识是果树,知识的应用就是果树上结的果实。一一伊本·穆加发

3.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一彼德德鲁克

4.知识的活动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理由 使得心灵能够成长。一一卡耐基

5.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勒向窗前读。一一赵恒的《劝高中试港答案学诗》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预测高考作文题目2023高考作文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5-02-07

2022年全国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汇总2023-06-01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工作规定2023-03-05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