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本文整理了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主题是“形式与实质、语言与行动”,分享给大家学习参考。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它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特别希望生活具有某种仪式感,为某个仪式“轰轰烈烈的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兴奋不已,并认为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对于“形式”,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范文:【切莫买椟还珠,何妨美椟藏珠?】
无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或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抑或是“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都体现千百年来人们对事物形式和实质的认知。
形式和实质,并非如冰与炭,水与火,而是像绿叶与果实。枝叶扶疏明艳,汲取阳光雨露,才能孕育累累硕果。形式和实质,互为表里。有时,注重形式,创新形式,以富有仪式感的形式,往往可收获意想不到的奇效。
一直以来,浮夸作秀,浮躁功利的形式主义之风从未消停。君不见,创建文明城市中,“不留一片落叶”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试问,一叶不扫,未必就矮化了城市整洁形象和市民文明素养?君不见,感恩教育时,动辄上演千人洗脚秀,没有冬温夏清的古典情怀,没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内心感动,仅仅在《感恩的心》神曲中,就可以完成感恩教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老人被反复搀扶过马路、“道德银行”、爱心“打卡”等脑洞大开的形式之风愈演愈烈……崇德向善,本是内化于心的。可这种形式主义之椟,又怎能盛放美德的珍珠?相反,会滋生弄虚作假、投机钻营。
一味看重形式,只有面子,没有底子;只有颜值,没有价值;只有华丽空洞、蛊惑人心的语言,没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行动。若无实际内容,形式再光鲜,也只能如无本之木,无异于买椟还珠。当然,精美的椟,本身何错之有?相反,它会使美玉珍珠身价陡增。同理,何不以契合内容、实质的形式,来助力我们的行事处事?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的“祀”,指的是祭典,说白了也是一种形式。
大而言之,以盛大规模,举行一些仪式感的盛典,往往能唤起敬畏与庄严,使人在肃穆中沉思、浸润,受到感召、鼓舞。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盛典,颁奖词为受奖者明德立传,镁光灯照亮他们的高光时刻,使人见贤思齐;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国旗低垂,万众目送,旨在铭记英烈,赓续精神。
小而言之,除了国之大典,其实我们的成长历程,也需要创设、创新形式,唤醒沉睡的心灵,枯槁的内心。你看,从“五四”,到十八岁……这是我们和生命准点的约定。从青春的激扬呐喊,到着汉服、行冠礼的庄严肃穆,在父母的注视下,在举起右手的宣誓中,在春服既成、峨冠博带的浪漫里,在太阳和国旗的辉映下,我们渐渐长大成人。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形式,宛如生命的一次次拔节,情怀的一次次吐穗。
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的我们,也需要一点别出心裁的形式或仪式,点缀生活,激荡情怀。譬如对待父母,除了平日里真心孝顺与感恩,若能在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一个惊喜的盲盒,也未尝不可;譬如每到春节,不妨抖擞精神,重温古人诗情,吟哦“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诗句,规划来年;譬如读书,大可在4月23日慷慨倡议,但切莫随后将书籍束之高阁……
对于形式和实质,买椟还珠固不可取,但美椟藏珠,何乐而不为?福楼拜每天按时看日出,这一形式,蕴含着热爱生活的态度,激发努力前行的勇气。但愿我们,也在经年累月的平淡生活中,用一些富有仪式感的形式,为自己的精神升旗,唤起内心的壮丽和庄严。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