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高三一模已顺利收官,考生已经投入了二模的紧张备考中。下面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北京东城高三二模作文范文,以供广大学子参考学习,尽量拿下这个分数大头!
题目:1936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这样问学生:“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八十五年后的今天,这两个问题依然值得每一位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三同学认真思考。请以“人生两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人生两问
吾日两问吾身:“今将何从乎?明将何去乎?”答曰:“今将修身’成人,明将献身、治国。”
升入大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完善自我、丰富知识与阅历的殿堂。“大学者,研究高神学问之地也。”沉入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是我们深入学习的场所。如今有一些人视大学为娱乐的天地,认为大学是结束了十余年寒窗苦读后享受、放纵的地方,这是不对的,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来“做什么”,只有在大学中更深一步历练自己,我们才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中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开拓前路,反观那些在大学“混日子”的人,他们因为缺少专业技能而要面临就业的难题。因此,大学之要务是精学知识。
升入大学,更重要的是明确未来的志向。身在北京大学的大二学生宋玺,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携笔从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并因成绩优异而留在了部队,受到了习主席的称赞。我们每一位即将步入大学的青年都应该像宋玺一样,明确自己的志向,在众人眼中,上北大的女生怎么可能会应征入伍呢?但在未来的疑问,是取决于自己的心,近年来无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做出来令重人不解的选择,鄂温克族小伙古木森选择了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养鹿,抛弃了优渥条件,他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志向。他们以明确未来的志向,答复了自己何去何从的人生之问。
人生两问,还应该与国家,社会的炬火相融入。面对国家兴亡,周恩来总理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答复;面对民族危机,西南联大师生以不做亡国奴,毅然离乡的行动为答复;面对国家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文秀以献身扶贫,精神永存的姿态为答复;身负着国发展,民族伟大复习之重任的我们,又怎能有辱前人的答复?不负时光,不负年华才是最好的答复。
即将进入大学,我们应明确志向,完善自我,更应将力量注入时代的洪流当中,为国家复兴披荆斩棘,开拓未来。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