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局公开了《北京市可授予等级称号的赛事目录》,目录包含42项体育赛事。以下是通知的具体内容和赛事目录,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供参考。
根据《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3〕177号)和《体育总局关于调整和新增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9〕40号)等有关规定,经梳理、完善,现将《北京市可授予等级称号的赛事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北京市可审批等级运动员比赛计划(说明)》(京体竞技字〔2014〕9号)同时废止。
北京市可授予等级称号的赛事目录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1 |
田径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田径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北京市中学生田径冠军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计时、场地、器材、裁判员须符合等级标准规定。 市级比赛申报等级年龄组别划分:青年组(18、19岁)、少年组(16、17岁)、少年乙组(14、15岁)。 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
2 |
游泳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游泳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 北京市中小学生游泳冠军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计时、场地、器材、裁判员须符合等级标准规定。 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
3 |
排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排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 北京市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4 |
篮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篮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 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5 |
乒乓球 |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团体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均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参加乒乓球项目市级比赛当年,年龄满13岁(含)的运动员,方有资格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对、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6 |
羽毛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团体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参加羽毛球项目市级比赛当年,年龄满14岁(含)的运动员,方有资格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对、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7 |
武术 (套路、散打)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武术(套路、散打)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锦标赛 |
申请人参赛需符合比赛竞赛规程规定。 评分裁判员规定: 二级运动员:至少有两名国家级裁判员,其余须是一级裁判员。 三级运动员:至少有2名二级裁判员。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8人(对、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8 |
跆拳道 |
|
申请人参赛资格须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9 |
体操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体操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体操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体操冠军赛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10 |
健美操 |
|
|
11 |
举重 |
|
|
12 |
摔跤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摔跤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摔跤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摔跤冠军赛 |
|
13 |
拳击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拳击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拳击冠军赛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14
|
射击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射击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射击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射击冠军赛 |
|
15 |
射箭 |
|
|
16 |
围棋 |
|
|
17 |
象棋 |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18 |
国际 象棋 |
|
|
19 |
柔道 |
|
|
20 |
击剑 |
|
|
21 |
手球 |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22 |
垒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垒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垒球锦标赛 |
凡受到中国垒球协会、比赛组委会和各省(区、市)体育主管部门纪律处分、通报批评的运动员,受处分期间不得申请等级称号。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23 |
棒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棒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棒球锦标赛 |
凡受到中国棒球协会、比赛组委会和各省(区、市)体育主管部门纪律处分、通报批评的运动员,受处分期间不得申请等级称号。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24 |
网球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网球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授予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对)、团体项目至少有4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25 |
皮划艇静水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皮划艇静水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静水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皮划艇静水冠军赛 |
|
26 |
赛艇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赛艇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赛艇锦标赛 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赛艇冠军赛 |
|
27 |
高尔夫球 |
|
|
28 |
跳水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北京市运动会跳水比赛 北京市青少年跳水锦标赛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对)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29 |
橄榄球 |
|
|
30 |
曲棍球 |
|
|
31 |
公路自行车 |
|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32 |
三人 篮球 |
|
1.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者须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相关证明单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12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33 |
空手道 |
|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级别须至少有8人、团体项目至少有8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大众空手道不在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范围之内。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34 |
马术 |
|
1.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人(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35 |
花样 滑冰 |
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 市级比赛
|
|
36 |
冰球 |
|
|
37 |
短道 速滑 |
|
1.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 |
38 |
高山 滑雪 |
|
1.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12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序号 |
项目 |
赛事目录 |
相关说明 |
39 |
单板 滑雪、 平行 回转、平行大回转 |
|
1.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16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40 |
冰壶 |
|
1. 申请人参赛资格需符合竞赛规程规定。 2.组别设置和设项要求按总局等级标准规定执行,市级比赛男子和混合双人须至少有6队、女子须至少有4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申报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须在全国注册3年以上或从事冰壶专业运动训练3年以上,相关证明由市冰壶协会提供。 4.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
41 |
足球 |
可授予等级的比赛以中国足协相关文件为准。 |
|
42 |
无线电测向、航海模型、车辆模型、航空模型、艺术体操、跳伞、滑翔、轮滑、健美、军事五项、速度滑冰、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滑雪、冬季两项、铁人三项、帆船、帆板、皮划艇激流、蹼泳、滑水、摩托艇、水球、花样游泳、蹦床、技巧、沙滩排球、软式网球、摩托艇、摩托车、登山等项目 |
参加符合等级标准规定的国家级(含)以上赛事,方可授予等级。 |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市体育局,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