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高考,“抗战”的相关知识会是高考重点之一,包括2015年阅兵的背景、意义等也都会是热点。所以,中高考网的小编京京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高考考点,有更多疑问,可私信小编!
高考考点
四、中国的全面抗战(1937.7.7—1945.8.15)
1、开端标志(1937、7开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也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①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②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③随后日军派遣陆军十多万人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平津失守)。
2、防御阶段
①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根本原因: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有中共的积极推动。
b. 建立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合作方式:党外合作,即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d.军事合作: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革命国民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e.建立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时间:1937年8月;制定者:共产党。制定标志: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
主要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实行原因:由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决定。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主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意义: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b.战术:伏击战;★百团大战
③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片面抗战路线:制定者:国民党;内容:单纯依靠国民党和军队抗战。
实行原因:由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决定。
战役:★淞沪会战,时间:1937.8.13—11月(三个月)
战场:上海及周围地区;开始标志: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八一三事变);
目的: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解除南京的威胁;
战役:宝山保卫战;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意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属于徐州会战)——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意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
结果:①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②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五、日军的滔天罪行
(一)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地点:南京,手段:采取枪杀、刀刺、活埋、烧死等及其残忍的屠杀手段,人数:超过30万人;
(二)潘家峪惨案:时间:1941初;地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手段:用机枪、手榴弹进行残酷屠杀;人数:全村1500多人中的1200多人,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实行“三光政策”的一个具体罪证;
(三)七三一部队:地点:中国东北;性质:专门研究细菌战、毒气战的部队;手段:用中国活人做实验,人数: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3000人以上。
六、抗战的胜利相持阶段
(一)国内战场:
中共领导的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下半年;
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
指挥:彭德怀;部队:八路军106个团,战场: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
战果:拔掉敌人据点近3千个——战术:破袭战;
意义:①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战场)。
(二)国外战场:国民党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
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目的: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时间:1942—1945年;部队:中国远征军;
战场:印缅战场;
战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结果:1945年初,在英美联军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意义: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结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四)胜利原因:
根本原因: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战争性质: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国际方面: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苏联和英美的支援,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国民党方面: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使日本陷入长期作战的不利地位。
中共方面: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打击。
两个战场: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和中共开辟敌后战场互相配合,相互依存,共同作出重要贡献。
(五)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意义: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八、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表现在: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 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 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九、抗日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特别提醒: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2016高考考点:与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汇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