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强基计划备考已启动!哪些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为帮助新高三及低年级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强基计划相关政策,高效备战。北京高考在线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强基政策及招录数据等信息,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
高考成绩不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985院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并且,入围强基需要依照高考成绩,最终录取高考成绩也占有85%的比重,高考成绩是强基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考生自身高考成绩与“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报考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录取,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近几年也有更多精尖领域A+王牌学科招生专业加入,但专业上并没有统招选择性大。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就读,所以那些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志愿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了。
过度追求名校光环
强基计划是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所推出的招生政策,日后要到国家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
而有些考生家长一味追求名校光环,想要借助强基计划做跳板进入“985院校”,被录取后再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管理学”等热门专业,这是不可能的。
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
同时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擅长应试,校测小白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因为强基招生高校都是顶尖学府,能够入围的考生高考成绩可能只有分毫之差,所以校测的15%就成了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决定因素。
而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目风格都得心应手。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强基校测往往难度是大于高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竞赛同水平题目,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录取名额。
强基计划不适合所有考生报考,希望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决定是否报考。
福利领取: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领取《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备考指南攻略》电子资料,各方面带你搞清楚今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