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进行中,今年的强基计划有变化吗?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对近2年的招生情况进行分析如下,分享给大家。
招生简章:2025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入口汇总
除了传统高考外,大家需要了解上大学的不同招生途径,增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近几年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开始重视强基计划招生,这个能进入985大学的特招机会。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早做规划和准备!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以下资料,点击链接可免费领取~
2024年清北等高校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面试试题集: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26941221620802
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报考指南: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9425826840385608
另外我们还为考生们准备了强基备考交流群,扫码进群可直接小伙伴一起交流~
扫描二维码进群
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招生变化
中央民族大学2025年VS2024年强基计划简章 | ||||
2025年简章发布时间:4月21日 | 2024年简章发布时间:4月9日 | |||
招生计划 | 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 |||
报名条件 |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 |||
招生专业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要求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要求 |
历史学 | 面向北京、河北、江苏、河南、湖北、陕西、辽宁、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开展招生 2025年减少天津、福建两省招生 |
历史学 | 面向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省份开展招生。 | |
哲学 | 哲学 |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 具体学习方向为察合台文,面向北京、内蒙古开展招生。 | |||
招生专业选科 | 历史学专业,要求考生选考历史科目; 哲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不限制考生选考科目。 |
在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计划投放在文史类;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不限 | ||
招生专业说明 | 2025年新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每名考生限报一个专业 |
|||
报名时间 | 2025年4月22日-5月8日 | 2024年4月11日至30日 | ||
报名确认 |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须于2025年6月10-20日在报名系统内确认是否参加我校“强基计划”校考。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我校“强基计划”考核资格;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通报生源省份招生考试机构。 | |||
入围办法 | 2025年6月27日前,学校在确认参加校考的考生范围内,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分数线。考生总分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 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区、市)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
|||
校测考核 | 2025年7月3日前对入围考生进行学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 |||
1. 笔试:历史学专业笔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部分;哲学专业笔试内容为“哲学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笔试内容为“民族古籍文献学基础”,包括古代汉语、中国通史两部分。 2. 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自我陈述、抽取试题和面谈等三个环节。面试采取考生、考场、评委“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3. 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体重指数(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测试结果不计入校考考核成绩,但作为是否录取的重要参考。 |
||||
综合成绩 计算公式 |
1. 校考考核成绩折算办法 我校校考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笔试成绩占比40%,面试成绩占比60%。 2. 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校考考核成绩*15%+高考成绩/高考总分*100*85%,四舍五入保留二位小数。 校考考核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
|||
录取办法 | 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所在省份招生计划数,我校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各省“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中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体育测试成绩。 | |||
2025年7月5日前召开学校招生委员会会议,划定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后续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 ||||
说明 | “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不能转专业,若阶段考核需分流时可转入同专业普通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