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培养不是普通的学制叠加,而是通过课程重组、资源下沉、评价牵引,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连续性教育生态。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北京中考相关术语的介绍,供考生参考。
特别注意:历年真题是中考命题趋势的风向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2022-2025北京中考试题及答案》资料,帮助大家充分掌握往年真题。
重磅!陈经纶中学成立小初高贯通部
本部高中校长徐琳在开学立项中曾说到,贯通部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德育处和教学处统筹协调,四大中心相互支撑、协同发力:
- 课程管理中心负责贯通课程的建设与推广:
- 教研管理中心制定跨学段教研机制,推行教师轮岗跟班等;
- 学术指导中心主攻学科竞赛与跨学科项目学习;
- 资源保障中心提供专项资金并拓展高校、企业合作。
贯通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从三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培养链:
- 人才发现是起点:集团金字塔型的生源构成,给了发现人才、成就人才的土壤。学校慧眼识才,精准施策,确保源头优质、活水流动、充满活力。
- 人才培养是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实施、项目研究以及资源的支持让”人才"不埋没。集团总校"选得好,赢在起点;长得壮,强在过程;出路广,胜在未来。
- 人才评价是中枢:通过学业发展、综合素养、个性特长、成长潜力四个维度的评价,全面检测并指挥调整,确保导向正确。
贯通课程不是拔苗助长,而是以家国情怀、科技思维、文理融合为坐标,重新定义"优秀”,培养能与时代对话的“完整的人”。
为此,陈经纶正在全面推进课程创新:
- 数学实现从小学”情境建模“到高中”综合建模”的贯通;
- 科技创新课程,小学有创客工坊,初中有项目孵化站,高中有院士实验室;
- 小初高一体化理化生实践、地理项目式实践、数学建模、模拟政协等课程已初具规模;
- 英语听力、物理前沿阅读等拓展课程持续丰富特色课程群。
学校构建了基础层、拓展层、创新层的课程体系,打造“三横三纵"主题模块,强化学科内、跨学科和超学科融合。
教学上推行“导师+教练”双师制,构建”云平台+实验室+社会实践”三维学习空间;评价上开发“成长护照”,记录孩子12年关键能力的发展轨迹。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构建更加科学、连贯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完整、平滑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稳走的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