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年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1+3项目招生简章

2025-07-24 16:48|编辑: 方老师|阅读: 48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5年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1+3项目招生简章信息,分享给同学们查看。

目前,2025年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1+3项目招生简章已发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

1+3项目:2025年北京中考1+3项目招生简章、面试名单汇总

对于初一至初三的数学尖子生来说,提前规划初高中数学衔接至关重要。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可免费领取:

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规划指南: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17537902054466

2025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梳理: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68406469054047640

此外,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北京初升高家长群,群内每日分享最新升学政策、考试试题、备考资料等,考生和家长也可以在群内交流经验~

扫码进群

2025年北京首师大附中云岗中学1+3项目招生简章

2025年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1+3项目招生简章

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是涵盖小学至高中十二年建制的公办学校,是北京二中教育集团成员校,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质学校。原北京二中校长、现北京二中教育集团理事长钮小桦亲自担任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校长。

针对“1+3”培养实验,学校以“赢未来”课程为根基,以“孕育·绽放”育英才德育工作为载体,以为学生创设更多可能为导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十二年建制的办学优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

遵照北京市教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的规定要求,现发布《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2025年“1+3”培养实验公告》。

01、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40人。

02实验范围

面向北京经开区所有初中学校有报名资格的学生。

03报名条件

1.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北京经开区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

2.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德。

3.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自觉模范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行为规范,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是非观,行为自律,在同学中能发挥表率、引领的作用。

4.热爱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04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

2025年7月22-23日。

(二)报名网站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市“1+3”培养实验平台(https://yjs.bjedu.cn),选择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报名。

(三)温馨提示

最终报名资格以学生在北京市“1+3”培养实验平台报名成功为准。

05面试安排

2025年7月25日面试名单将在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公众号发布。同时发送短信通知学生面试安排。

面试时间:2025年7月26-27日,以面试通知为准。

面试地点: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6号楼305教室(303教室候场),面试学生从学校南门(博兴六路与泰河三街交汇处向西100米)进入。

06录取方式

学校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参考学生综合面试成绩对面试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两参考、一结合”的方式组织面试并进行录取。

录取结果发布:2025年7月28日,学生可以登录“1+3”培养实验平台查询录取结果。同时在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公众号发布。

07学生管理

进入实验的学生自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在我校就读,学籍转入我校,按规定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后升入我校高中,期间遵照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进入实验的学生可在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前退出实验,退出学生转回原初中学校,可参加当年中招,但不能参加指标分配批次录取。

08温馨提示

1.请家长在报名期间务必保持手机畅通,关注短信通知,及时关注学校公众号。

2.学校将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对提交的私人信息予以保密。

3.请学生及家长诚信提交报名材料,一旦发现不实信息,学校将有权取消录取资格。

09咨询方式

咨询时间:

工作日9:00—17:00。

咨询电话:67802286。

“1+3”培养实验介绍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从2024年开始,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启动“1+3”培养实验工作,培养实验周期为4年。2025“1+3”培养计划:40人,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北京经开区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均可报名,本校初中学生比例不高于培养计划的70%。被录取的学生需按规定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后升入本校高中继续贯通培养。

学校秉承北京二中“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养眼、养心、养德、养智、养体、养行”的育人氛围。学校以“赢未来”课程为根基,以“孕育·绽放”育英才德育工作为载体,以为学生创设更多可能为导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十二年建制的办学优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

“1+3”培养实验项目依托学校赢未来课程体系,以培养“有思考力的学习者、有影响力的创新者、有品格力的幸福者”为目标,遵循学生在各学段成长的内在规律、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既体现学校育人的阶段性,又实现了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相互融通。根据4年不同阶段学生兴趣、态度、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实施分层、分领域的贯通培养,单独设计国家课程(必修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和定制课程(社团课程等),落实分层走班学习平台,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机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双重需求,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真正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

从课程功能,坚持“三全三点”,设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定制课程三进阶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为全员必修,以国家基础课程、地方课程和必选拓展课为主。保障开足开齐,促进学生全员强基,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和每门课程确定的学段目标、学业质量与内容要求。设计自主式、合作式、活动式、探究式等多元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帮助学生提高思考与思辨、归纳与提炼、批判与创新、动脑与动手、总结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时代新人的基本素养、品格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拓展课程为全员选修,以人文、科学、社会、艺术、劳动、体育、心理等学习内容为主,整合地域经济、文化、科技及大学、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劳模、科学家、高新技术人才的资源,形成地方课程素材融入学校课程之中,通过实验探究、实践活动、艺体技能、学科拓展等培养,立足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样性的课程选择,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地域科技、社会生活纳入课程设计范围内,逐步建立起有特色的课程群,为学生的能力延展、潜力发展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与平台,发展学生的潜力点。

定制课程为个性选修,包含社团课程、专修课程两类,整合地域经济、文化、科技及大学、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劳模、科学家、高新技术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式、研究式、系列化、学术专项研究、创新实践研究、高端实验等课程项目,加深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与连接,为学生的发展由兴趣向志趣转化提供专业化支撑,提高学生专业领域解决问题能力,成就学生的创新点。

其中,社团课程以科学社团、艺术社团、体育社团三类为主的专业课程,满足学生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拓展。通过锻造行为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身心健康、动力强劲、热情高涨、吃苦耐劳、技艺追求等优质品质,参加市、全国比赛与展演,为学生的发展由乐趣向志趣转化提供长链条专业化支持。

专修课程,通过成就创新点,对艺体、科技创新等人才进行特殊培养,在各种竞赛中形成突破,对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的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支持,对项目化探究、研学课程进行专项设计和实施,对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专项辅导。

三类课程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共同促进学生从知识到应用再到创新,从乐趣到兴趣再到志趣,从全体到个性,所有学生均能在赢未来课程中得到适足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支持等,真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在之间,都能向未来。

从课程领域,基于赢未来课程定位与目标,设计乐赢课程、智赢课程、创赢课程三分类课程。

乐赢课程以品格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行为和幸福生活为导向,包括学校思想与品德(道德与法治)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艺术与生活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一)等基础课程,心育养成、健康生活、实践活动、艺术修养等拓展课程,体育社团、艺术社团等社团定制课程,以及全景大思政品牌课程、生涯规划等专修定制课程,通过课程整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乐于接受学习,贏在持续与执着。

智赢课程以思考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博学明智、审辨思维和文化理解为导向,包括学校人文与社会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一)等国家课程,跨学科、跨地域、语言学、学科拓展等拓展课程,表达类、阅读类、写作类、思维训练等社团定制课程,以及竞赛课程、先修课程、专项研究课程等专修定制课程,使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获得成长,赢在智慧的提升。

创赢课程以影响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新思维、探究实践和创新创造为导向,包括学校数学与科技课程、劳动与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一)等国家课程,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天文与航天、地球与环境、能源与材料、机械与电子、生物与医药、数智与科技、科学与历史、科学与生活等拓展课程,科创实践、创新行动课程、科技社团等社团定制课程,以及创新实验研究、专项研究课程、竞赛课程、先修课程等专修定制课程,使学生在学业、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显现优势,以持之以恒的开创进取,赢得成功。

课程以培养“有思考力的学习者、有影响力的创新者、有品格力的幸福者”为目标,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共同促进学生从知识到应用再到创新,从乐趣到兴趣再到志趣,从全体到个性。所有学生均能在赢未来课程中得到适足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支持等,真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在之间”,都能“向未来”,促进我校创新人才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学科领衔:

3 位北京二中本部毕业班把关教师领衔,均有 25 年以上教学经验,将担任2025“1+3”培养实验项目班语文、数学、英语专任教师。

专业素养:

任课教师均具备多年高中教学经验,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差异化、数字化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将能力、学生学业的评估反思及完善能力。

关注未来成长空间:

2025“1+3”培养实验项目班班主任由二中本部教师直接担任,同时建立导师制,配备多名班主任,多维度覆盖学生发展各阶段;任课教师秉承专业精神与教育热情,具有扎实的家校合作沟通能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点滴,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教师培养:

学校聘请北京市第二中学优秀教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启动初高课程衔接工作,从语文、数学、英语、科技创新等学科入手,围绕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学科课程结构设置,注重课程实施的细节,不断丰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供给,尤其是人工智能+课程群,为学科创新人才早期的发现和培养做出努力。同时,指导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工作,审核学科制定的培养计划,对提交的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方法、数据分析和论证逻辑等方面进行学术评估,确保其前瞻性、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学科教师开展具体的培养工作进行指导和阶段性评估,确保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各教研组负责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落实培养方案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定期进行阶段评估,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并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定期进行跨学科研讨活动,不断完善培养计划,积累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1+3项目招生简章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

2025年北京中考试题、答案及试卷评析2025-07-23

2025北京中考报名、学业水平考、志愿填报等通知安排汇总2025-05-16

2025北京各区中考成绩一分一段表汇总2025-07-0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