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淀的1+3项目学校骤增,备受关注,很多海淀的家长都在问,谁适合报这些学校,怎么选学校?下面跟着北京高考在线一起来看~
在这里依然要提醒,海淀区的同学不仅可以报区级实验学校,也可以报市级实验学校。
市级实验类学校,2024年共计6所。其中,工美附中,徐悲鸿中学,张家湾中学是纯美术类学校;北朝未,清华附将台路校区除了文化课外,也有音体美特长类的招生,每年学校的招生简章会明确招生类别和名额。而人大附通州校区主要是文化类方向的,目标正常的普通高考方向。
海淀区2024年共有22所区级实验类学校,22所学校都适合什么样的同学报考呢?在报考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我们把海淀区1+3项目的学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了留住本校尖子生
其实很多学校都想留住本校的尖子生,但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样的实力!
在老牌的1+3项目学校中,五十七中通过1+3项目留住了本校的大部分尖子生,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逐步显现成果;
交大附的工程班,近几年高考成绩比较突出,加工力较强,而且一直是单独成班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和集中,有少量的对外名额,据招生老师介绍“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比57中高很多,毕竟名额少”!
而新晋的1+3项目学校中,建华实验备受关注,民转公之前,它只招本校学生,民转公后,开始对外招生,并逐年扩招,而它的新校址也在逐步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建华实验的师资在生源相对少的情况下,还是够用和占优势的。
当然,不仅是以上几所学校,其他的学校也都是在能留则留的情况下,对本校的上游学生在尽力的抛橄榄枝和做动员工作,也有很多学校成功的截留了一批资质不错的学生。
预计在未来的2028年高考中,部分高中的高考成绩会有所改观或洗牌。
第二类,为集团校本部招生服务
据报考的部分家长分享,有些学校在招生上是为集团校服务的,比如一零一温泉校区、二十中新都校区等。
但在报名前,有家长咨询学校的时候,各个学校纷纷否认了为本部招生。比如二十中新都校区,A家长咨询的时候说预计在本部上课;B家长在咨询的时候,说在新都校区上课。
也有被录取的家长说,一零一温泉校区是在分校上,不是在本校上。
所以如果目标是集团校本部的优秀学子,想留意提前上岸的机会的话,可以重点关注集团本部是否有对外校初二学生的的招生动态。
但总体从今年的情况看,我们建议优秀的海淀学子报高不报低。因为即使1+3没机会去本部,也可以通过中考冲本部。
第三类,为本校部分学生不用中考直升
有一部分学校,可以说是大多数吧,可能没有办法留住本校的尖子生,毕竟这些孩子可能通过校额到校或者统招、特长等途径进入六小强或者更高一层的学校,但对于本校的中部和中部往上的孩子留在本校的1+3班级能享受更高的师资待遇及提前一年做高中学业规划,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比如人翠,人翠算是比较“老牌”的1+3项目学校了,早期因被人大附重点扶持,备受关注,但前几届的1+3项目班级,到了高一的时候会被打散,所以也没有1+3项目班级的高考成绩,这几年偏低调了下来。
据招生老师介绍,从前年开始的1+3项目,一直单独成班,同时在去年的海淀的大考中表现不错,而今年(2024届)的1+3项目也会单独成班,所以未来可期。
第四类:特色校
小语种特色校,2024年有两所学校,一所是北外附中,全称北京外国大学附属中学;另一所是北外附校,全称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外附中
2024年北外附中的小语种要求如下:
“面向全区,招生60人;其中日、德、西班牙语设置高阶班,德、西语种须达到A2以上水平,日语达到N3以上方可报名;俄语、阿拉伯语为零起点班,需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基础和语言学习条件;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语种报名。”
同时,未来高考方向,学校的简章是这样写的:
“目前,以复语优势毕业的学生,既可以多语种参加国内高考(较英语有更多的分数优势),同等条件参加国内高招;也可以报考高校多语种专业,凭借复语学习的优势获得国内相关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资格。同时,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留学直通车”项目,发挥北外多语种教学资源优势,通过北外PASS多语留学课程,为学习多语种学生提供更多获得国外高等教育的机会。让具有较强语言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选择性更丰富的发展途径。”
所以有以上小语种特长或者未来高考及职业规划的同学和家长可以重点关注。
北外附校
北外附校2022年起民转公,2024年加入一零一教育集团,也是首年参加1+3项目招生。2024年北外附校“1+3”培养实验项目包括英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英语、日语+英语5个培养方向。学生未来高考方向分国内和留学,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北外附校在往年的升学中,大部分也是国内高考方向的。
综上,海淀区的学校多,各个学校的层级划分也较大,适合各类不同情况的同学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市级实验类学校可以报考1所,如没被录取,则区级可以继续报1所。
以上内容是根据2024年招生政策、学生和家长分享综合整理,观点为一家之言,后期也会随着新的信息的收集,进行更完善的补充!
欢迎加入2025北京中考升学交流群,一起来谈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