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科目开考,目前,考试已结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星火汇聚,方可燎原,详情如下:
往年批次线:2024各省市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批次线及一分一段表汇总
最新高考试题⏩2024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32543788354626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星火汇聚,方可燎原
星火汇聚,方可燎原梦是自我感受和希冀的呈现,个人之梦炙热璀璨,恰似火种星星点点,如果能将梦赠予他人,星火汇聚为集体之梦,燎尽过往,便可迎接新生。
(开头段简明扼要提出论点,通过比喻让语言更生动。)
将梦赠予他人,是一场交流,是用星点之火,寻找团火焰。梦有千百种形态,承载着每个人心底不同的期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是伤春思乡的期待,“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是自由无拘的期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抗金报国的期待。先贤执笔,将梦化成文字赠予后人,我们才能在时光的另一端与他们共享悲喜王羲之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赠梦者终会找到同路人。
(过渡段,先从“什么是赠梦”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用“赠梦者终会找到同路人”引出下段的内容。)
将梦赠予他人,星火汇聚,才能照亮未知的前路。张桂梅将女子教育之梦传进大山,才有了华坪女中的传奇;毛主席将马克思主义之梦传给群众,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梦的传递,催化了集体意志的觉醒。如果他们都将梦潜藏于心,那大山女孩不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中国人民不会真正当家作主。“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人的梦想绽放并不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众人之梦一同盛开,春意盎然便不再停留在脑海(分论点一:赠梦可以将个人之梦扩大为集体之梦,有更大的成就。)
将梦赠予他人,是在留下未来的火种,薪火相传,有朝一日点亮新天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钱学森就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构想,梦的火种由此诞生。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将自己研发成熟的技术公之于众,又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至今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如火如茶,蓬勃发展,这片天地终于被点亮。梦的传递,也是希望的传递。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梦小而不传,因为这点星火不知在何处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分论点二:赠梦可以留下希望,促进新事物的发生。这里也可以用航天梦、中国梦等论据。)
梦需要赠予,这份赠予是灵魂的共振,是期待的探寻是火种的绵延不绝,是希望的生生不息。对无梦者而言,得到别人赠予的梦想,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内心,明确前行的方向。对有梦者而言,当他们把梦想赠予他人,个体的思想就扩展出了更多可能。(过渡段,通过无梦者和有梦者的对比,重申赠梦的内涵。)
寻梦、赠梦、逐梦、筑梦,有梦便有星火,有梦便有希望。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希望你不要吝啬自己的表达,这粒火种可能也会点燃一片烟霞。(结尾段提出呼吁,再次关联材料,呼应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