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赠好梦共同筑梦,消坏梦莫入幻梦

2025-08-21 10:05|编辑: 常老师|阅读: 23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赠好梦共同筑梦,消坏梦莫入幻梦,分享给同学们了解。

6月7日上午,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科目开考,目前,考试已结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赠好梦共同筑梦,消坏梦莫入幻梦,详情如下:

高考作文: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往年批次线:2024各省市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批次线及一分一段表汇总

最新高考试题⏩2024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高考作文想要拿到高分,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至关重要。好的素材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能体现思想深度和知识储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分类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涵盖名言金句、人物事例、热点话题等,助你快速提升写作水平,

《2026人民日报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623879435754069

📢 加入我们的社群,🌟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领取独家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还有公益讲座等你来参与!

立即扫码加入,与同行者一起成长!

2025年8月8日国内外大事件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赠好梦共同筑梦,消坏梦莫入幻梦

梦是一扇打开心灵的窗户。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更能展现真实的样貌,倘若能将梦 赠与他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将更加了解彼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若如此让我深感欣 喜又夹杂担忧。与物而言,梦可分为好梦与坏梦,好梦是奇迹,是对真实世界美的感触和理想是大脑中澎湃着的思想的碰撞与冲击,分享好梦,分享美好,你我共进步。然坏 梦则是某个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伤痕,一个藏在黑暗中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一个令人恐惧害怕的“潘多拉魔盒”,分享幻梦应及时帮助消除烦恼,切莫在悲观的海洋里共同沉溺无法自拔,高呼:正好梦共同筑梦,消坏梦莫入幻梦。

首先梦是人的写照。是人思想和灵魂的结合。正如道家强调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理 念,好梦和坏梦正是人的阴阳两面。不可分割,正如电影《混沌行走》当中的人类,他 们无法掩盖自己的梦境与思想,暴露着人的人性与兽性。就如纪伯伦说的那样:“我曾 数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倘如真倘若真的将梦赠与他人,就是将你的思想,你的汕尾无 保留的给予他这份信任,弥足珍贵。

其次,梦能消除真实世界的痛苦,亦能加剧内心世界的疼痛,这正是好梦与坏梦。带来的效应,分享好梦,世人皆领会到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豁达,皆沉醉于海德格尔诗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伟大意境。皆感叹于尼采凡是无法毁灭我的,必能让我 更加强大的坚强意志赠予这些好梦,就能让其他人摆脱坏梦的苦恼,让学习繁重的考生 得到心灵的休憩,让工作压力大的打工人得到思想的升华。赠与梦就能做到共进退,共患难,这份坚守弥足珍贵。

那么倘若能分享梦境,该怎么处理好这份责任与义务?首先应立足当下,立足现实。《圣经》强调迷恋过去,未来就会失去当下。虚幻的梦的基础建立于现实就需要现实的精彩。其次要加强提升自我修养,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让自己的梦境更加丰盈而美好,最后明确这份现实与梦境,切莫让梦的美好迷惑个人意志,在幻想的迷宫中失去自我,这份清醒弥足珍贵。

图灵有言:“我们只能看见未来的一小段距离,但仍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时代发展,科技创新,不久的将来,当传递梦的幻想成为现实,那就理性的接受它。驾着忒修斯之船驶向未知的秘境。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高考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范文

全国各省市2025高考成绩查分时间及入口、志愿填报时间汇总2025-06-26

202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录取投档分数线汇总2024-07-30

2024全国重点高校各省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汇总2024-09-05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