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衡水金卷高三5月联考已结束,今年的作文是与冷热相关,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本次联考的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帮助同学们学习这类作文写作技巧详情如下:
各科试题:2025广东衡水金卷高三5月联考各科目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点击链接可免费领取~
《论语》知识点&考题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19952546090050
2025最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63599395342262657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创建了“高考作文交流群”,免费下载各省热门联考题,同时获取升学资讯、招生政策、志愿规划等海量信息。
【进群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2.进群后可在群内分享各类联考/高考试题及作文,也可与群内小伙伴一起交流学习~
2025广东衡水金卷高三5月联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围绕“冷”与“热”的辩证关系展开。考生需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表达对“冷”与“热”的理解,体现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材料一解释了“冷”与“热”的多重含义,既涉及物理温度,也涉及情感态度和社会现象,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材料二强调极端“冷”或“热”都不利,唯有平衡才能待久。
命题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冷”与“热”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在个人成长、社会生活中平衡冷静与热情、理性与感性。
【参考立意】
①冷热相济,平衡人生:“冷”代表理性、冷静,“热”代表感性、热情。人生需要在冷静与热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行动。如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而对向往时充满热情。②以冷观世,以热行事: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热情的态度对待生活。对社会现象保持理性分析,对个人梦想保持积极追求。③冷热交织,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中既有冷静的智慧(如老子的“静为躁君”),也有热情的精神(如儒家的“仁者爱人”)。深入思考传统文化中的“冷”与“热”如何影响现代人的价值观,等等
审题立意深度指导
(一)核心矛盾解析
题目核心矛盾在于“冷与热的二元对立与动态平衡”:
1.冷的多维性:既指物理低温(冰川消融),又指情感疏离(人际冷漠),还指理性克制(冷静决策)。
2.热的多重性:既指物理高温(地热能源),又指情感投入(热血青年),还指社会潮流(网红经济)。
3.平衡法则:材料二强调极端冷热皆有害(滞与躁),需构建“冷热相济”的动态模型。
审题关键:
1.避免仅讨论物理冷热(如气候变化),必须关联人文与社会维度
2.需建立“冷←→热”的转化机制(如:冷静思考催生持久热情)
(二)立意方向与破题策略
方向1:个体成长的“冷热配比论”
模型构建:
冷=理性底盘:知识储备、风险评估(如钱学森归国前用五年分析中美科技差距)
热=行动引擎:创新激情、目标驱动力(如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研发核潜艇的热情)
适配案例:
正向案例:袁隆平用冷静实验(冷)验证杂交水稻理论,用田间坚守(热)实现突破
反向案例:共享单车泡沫中创业者盲目跟风(过热),忽略运维成本核算(过冷)
方向2:社会治理的“温控系统”
类比论证:
社会如精密仪器,需冷热调控:
过热治理:对炒房热、饭圈乱象用政策降温(如房产限购、清朗行动)
过冷干预:对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用激励升温(如三孩补贴、银发经济)
历史镜鉴: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冷)与劝课农桑(热)结合
大跃进教训:全民炼钢(过热)与科学理性(过冷)失衡
方向3:文化传承的“冷热锻造术”
冷维度:
古籍修复:恒温恒湿环境(物理冷)
文化批判:鲁迅“冷眼”解剖国民性
热维度:
非遗活化:《唐宫夜宴》用科技点燃传统舞蹈
文化输出:李子柒短视频引发全球“汉语热”
思辨升华:
“敦煌壁画千年不褪,因画工懂得冷热之道——矿物颜料需烈火熔炼(热),洞窟需干燥阴冷保存(冷)。”
(三)写作升格策略
1.概念具象化
低阶表达:
“人生要平衡冷热”
高阶改写:
“青春应是淬火中的钢——过冷则脆,过热则熔,唯经760℃回火处理(冷热交替),方能兼具硬度与韧性。”
2.结构创新设计
【标题】《在冰点与沸点间雕刻人生》
【框架】
1.物理冷热:从青藏高原冻土到地热发电站(自然启示)
2.情感冷热:江梦南失聪后的冷静突围VS全红婵夺冠时的热血沸腾
3.文明冷热:紫禁城琉璃瓦的窑火(热)与二十四节气的霜降(冷)
【结尾】
个人、社会、文明,皆需做冷热交响曲的指挥家——
让理性之冷沉淀浮躁,让激情之热融化坚冰。
3.素材迭代方案
替代陈旧案例:
低分案例:爱迪生发明电灯→ 高分案例:施一公冷冻电镜技术突破中的冷热调控
低分案例:范仲淹冷粥苦读→ 高分案例:王澍在建筑热潮中坚持“冷门”乡土研究
数据增强说服力:
“《自然》杂志2023年研究显示:70%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冷思考’(长期基础研究)与‘热追踪’(技术风口)的结合。”
(四)避雷指南与升格训练
误区警示
概念混淆:
❌ 将“冷热”简单等同于“成功与失败”
✅ 明确冷热指代特定状态(理性/感性、沉寂/活跃等)
单向论证:
❌ 只赞美热情或推崇冷静
✅ 分析冷热如何相互转化(如冷静规划使热情更持久)
(五)高分标题参考
《给时代量体温:在37.2℃的理性中沸腾》
《冷热调色盘:绘就文明千面》
《莫做寒冰或烈焰,愿为温润玉生烟》
《淬火青春:在冰与火的锻打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