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考试已结束,今年的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一如既往干下去,这类作文应该如何写呢?为此,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作文的审题分析,帮助同学们提升写作水平。
作文范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倾情推荐: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可免费领取~
2025最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点击链接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20034788002882
北京高考50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编,点击链接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19992794631234
获取北京各区最新试题答案、作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考作文交流群”
扫码进群
2025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50分)
(1)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实现全面脱贫;治沙勇士年复一年与罡凤烈日搏击,在沙海边筑起绿色屏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扎根水稻田。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奇迹,是一代代奋斗者不断前行、久久为功的结果。前行的路上容不得丝毫懈念,要想继续创造更多奇迹,就要一如既往干下去。
请以“一如既往干下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如既往干下去审题分析
(一)(材料导引部分)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实现全面脱贫;
治沙勇士年复一年与罡风烈日搏击,在沙海边筑起绿色屏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扎根水稻田,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
1.材料由三组并列事例组成,结构上形成三重递进:
中国共产党 → 治沙勇士 → 袁隆平
脱贫攻坚历时8年实现9899万人脱贫(2012-2020)
塞罕坝林场建设历经三代人55年(1962-2017)
袁隆平团队研发杂交稻跨越56年(1964-2020)
从集体到群体再到个人,从国家战略到基层劳动再到科技贡献,层层展开。
2.
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集体信仰与制度力量的长期坚守,初心不改、使命担当。
治沙勇士筑起绿色屏障:普通劳动者群体的艰苦奋斗,代复一代,赓续奋斗,从无到有,量变到质变。
袁隆平改变世界:科技报国的典范人物,一生如一日扎根田野,创新实干、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者共同点:久久为功,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不计回报的坚持。“不忘初心” “年复一年” “毕生”强调时间跨度与坚持的强度。蕴含“奋斗非一朝一夕”的主旨,映射题干中的“容不得丝毫懈怠”。
3. …… 提示内容的开放性
(二)(引申阐发1,对既往事实的判断)
奇迹,是一代代奋斗者不断前行、久久为功的结果。
奇迹:指非凡成就、重大突破、历史性跨越等结果
一代代奋斗者:强调群体性、长期性,体现“接力式奋斗”
不断前行:动态行动词组,表示持续的实干和探索
久久为功:成语,意为坚持不懈、长期积累才见功效
该句是一个判断句,指出伟大的成就(奇迹)从不是突袭式的爆发,而是不懈奋斗、持续努力的累积结果。
它限定了作文的价值主张:时间沉淀 + 接力奋斗 + 坚持不懈 = 创造奇迹的路径。
(三)(引申阐发2,对未来行动的要求,与前一句是逻辑递进关系)
前行的路上容不得丝毫懈怠,要想继续创造更多奇迹,就要一如既往干下去。
“前行的路上容不得丝毫懈怠”
前提条件:强调现实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稍有懈怠可能前功尽弃。
“要想继续创造更多奇迹”
结果目标:对未来提出期许,目标导向明确,延续前人奋斗成果。
“就要一如既往干下去”
行动指令:实现目标的方式。即必须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努力。
该句的意图是:提醒并鼓励考生在已有成就基础上,持续坚守信念、脚踏实地奋斗,才能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更多奇迹”。
(四)(文体文题)
请以“一如既往干下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一如既往”:强调“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保持稳定态度与行为”等。
2.“干下去”:突出“持续行动”“不懈努力”“付诸实践”等。
3.隐含要点
(1)对“信念与行动的统一”、“恒心与实干的结合”的强调。
(2)是“持续、稳定、坚持地去做事”,
(3)“干”的内容应目标明确,且有意义、有价值、能创造奇迹。
(五)(写作要求)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立意】
1.逻辑过程:立论、阐释、理由、分析、推论……
2.思考维度:主体、原因、意义、方法、表现……
3.常规思考方向枚举:
坚守信念、脚踏实地是创造奇迹的基础;
伟大源于平凡中的一如既往和实干不止;
成功不是一时的爆发,而是长期的坚持与付出;
青年应当在时代大潮中坚持奋斗,勇于担当;
坚持正确的方向,哪怕缓慢,也终将抵达远方;
……
4.深入思考辨析的维度枚举:
(1)初心vs现实:为什么“初心”要靠“一如既往干下去”来坚守?
(2)间断vs坚持:断断续续的努力为何无法积蓄成真正的成就?
(3)创新vs坚守:是不是“干下去”就意味着不能改变路径?如何“在一如既往中求突破”?
(4)耐性vs激进:如何在“干下去”中保持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
(5)短期爆发vs长期积累:成功的“奇迹”是偶然的爆发,还是耐心的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