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46分范文

2025-05-13 11:04|编辑: 常老师|阅读: 4021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46分范文,具体见本文内容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考试陆续开考,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为题目,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46分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高三二模:2023-2025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三二模范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议论文:“从‘知’到‘智’”示范范文

【原题呈现】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蹿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知”和“智”是古今字,“智”曾写作“知”,后来随着语义的发展,才写为“智”。今天,“知”意为知识、知道等,侧重于信息、经验等;“智”意为见识、智慧等,更偏重于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从“知”到“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从‘知’到‘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类中 46分范文】

从“知”到“智”

子曰:“知者不惑”,又曰: “知者乐水”,每每翻阅今人译注皆可看见“知”同“智”,可见,在当今的语言体系中“知”已与“智”生发出了不同的意思。然而为什么作此区分呢?

“知”,意为知识,知道,其本质在于对知识内容的汲取,对知识领域的涉足,侧重于对信息与经验的浅尝辄止,根植于接受式学习观点,自然就因缺乏思考而无法领略其精髓与灵魂, 而“智”, 意为见识、 智慧, 因其比“知”所多出能够代表“明晰”之义的“日”,而有了更深刻之价值。其本质在于通过对所获得知识的研究,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境界。因其所侧重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能力,个人思想境界的深化,能力的提升,行为的约束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 以“知”到“智”的观念转化,有着重要价值。

我想,这种转变的首要价值就在于使个体变得通达。若只局限于“知”之观念,对知识与信息只知一味索取与接收,那么对知识的应用只能停留于记诵与解决直接而简单的问题;但若以“智”之观念观之,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转换,从中提炼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转化为自身的智慧。在应用时便会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比如美国高级农业研究所中所有专家皆一致认为水稻不能由杂交育种,这是以对孟德尔定律浅显的“知”的观念,然而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则在与其相同的“知”的观念的基础上升格为“智”的观念,对孟德尔定律进行以一般性到普遍性的创造应用,从而通过杂交育种获得高产水稻,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可见冲破对知识与信息接收的局限,从而得到内在的智慧的境界有助于我们开辟前人未有之道路,发扬创新精神,开创问题解决之新路,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以“知”到“智”观念的转化于当今有更深刻的价值。当今仍不乏学习无用,求知而不求智的声音,天真地认为获取 Deepseek与 chatgpt 投送的信息便可以在当今时代生存。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类群体在信息时代,面对涌来的信息不知分辨的僵化。不知提取转化的无知,不知改造创新的落后,其本质皆是因未完成由“知”到“智”的观念转变而立足社会的伴生品。在信息化浪潮汹涌的时代,问题不再是单一化的是否与对错之区分,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发扬创新精神,发挥举一反三,应急处理的“智慧”。

然而注重由“知”到“智”的转变,不仅要注重“智”,也不能忘记“知”体现了接收信息、学习提升的重要作用,博学多才方能济世,让我们在新时代学广博之学,发扬卓越之“智”,让青春之花在新时代焕发绚烂的光彩。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从‘知’到‘智’”为题目2025高三二模考试海淀区高三二模议论文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5-05-06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11-29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2-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