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6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招生简章已公布,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9月22日至10月10日网上报名,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清华大学2026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程序,供考生参考。
招生简章:2026高校少年班招生简章及报考指南汇总
备考指南:2025高校少年班招生简章汇总
福利:
少年班针对具有特定学科特长或天赋的学生进行招生,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前升入大学的路径。
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各高校少年班测试试题资料】,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免费领取!
此外,我们为大家准备了【2026高校少年班备考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群内分享最新招生政策、往年试题、备考攻略等信息,还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交流~
清华大学2026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程序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数学科学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大师育人作用,清华大学今年继续开展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选拔培养。面向全球招收中学阶段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进行选拔及培养,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致力于在中国本土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并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基础数学及其相关应用领域发展的领军人才。
1.初审:对学生所提交材料进行逐一审查,初审结果将在报名系统内公布。初审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初审“通过”的学生可参加后续环节,初审“不通过”的学生不能参加后续环节。
在数学、物理、信息学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可申请免于参加数学基础测试、学科能力测试。
2.数学基础测试:数学基础测试将采用机考形式在全国部分城市设置考点进行,测试内容仅包括数学科目。通过数学基础测试的学生可以参加学科能力测试,未通过数学基础测试的学生不再参加后续环节。
3.学科能力测试:学科能力测试包括一试和二试。其中,一试包括中学数学全部内容、微积分、线性代数、群与群作用的基本概念;二试为非固定形式的开放性内容。
4.面试及心理测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术志向、数学/物理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
5.体育测试:体育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认定资格。
6.入围认定:将根据测试环节的结果综合评定给出入围认定建议,宁缺毋滥,严格标准。认定结果由我校本科招生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在报名系统内公布,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公示。
7.确认:获得入围认定的学生应按要求进行确认并领取《清华大学2026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认定证明》。
8.预科培养:获得“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认定的学生,原则上需于春季学期到校接受预科培养。预科期间将考察学生对大学学习的适应能力,考察合格方可办理录取手续。如因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等原因无法参加预科培养者,经我校同意后可直接办理录取手续,预科环节所缺学习内容需在入校后由指定的相应课程替代完成。
清华大学2025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程序
1.初评:专家组对学生所提交材料进行逐一审查,重点对数学特长、学术能力、平时表现、创新潜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初评结果将在报名系统内公布。初评结果分为:优异、优秀、通过、不通过四档。初评“优异”可直接获得入围认定;初评“优秀”和“通过”的学生可参加专业测试环节;初评“不通过”的学生不能参加后续环节。
2.专业测试:专业测试环节包括学科能力测试(包括一试和二试)、心理测试和面试。其中,一试包括中学数学全部内容、微积分、线性代数、群与群作用的基本概念;二试为非固定形式的开放性内容。初评“优秀”的学生可直接参加面试考核环节;初评“通过”的学生须参加学科能力测试环节,通过后方能进入面试考核环节。
3.体质测试: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认定资格。
4.入围认定:评价委员会将根据材料评审及测试环节的结果综合评定给出入围认定建议,宁缺毋滥,严格标准。认定结果由我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在报名系统内公布,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认定结果生效。
5.确认:获得入围认定的学生应按要求进行确认并领取《清华大学2025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认定证明》。
6.预科培养:获得“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认定的学生,原则上需于春季学期到校接受预科培养。预科期间将考察学生对大学学习的适应能力,考察合格方可办理录取手续。如因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等原因无法参加预科培养者,经我校同意后可直接办理录取手续,预科环节所缺学习内容需在入校后由指定的相应课程替代完成。
变动对比
维度 | 2025(旧) | 2026(新) | 变化要点与潜在影响 |
---|---|---|---|
1. 入口初筛 | 初评四档:优异、优秀、通过、不通过;其中“优异”直接入围 | 仅两档:通过、不通过;取消“直接入围”通道 | 取消“保送式”初评,所有学生必须进测试池;学校掌握更大筛选主动权,竞争面扩大 |
2. 测试环节 | 专业测试=学科能力测试(一试+二试)+心理测试+面试;初评“优秀”可跳过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 拆成两条线:①数学基础测试(机考)→②学科能力测试(一试+二试)→③面试+心理测试;无“免笔试”条款 | 新增“数学基础测试”作为全国性机考门槛,把原来“优秀”直通面试的捷径取消;相当于多设一道筛子,利于快速淘汰大量应试者,降低后续组织成本 |
3. 豁免政策 | 无 | 数学/物理/信息学“突出表现”者可申请免①②项测试 | 为竞赛国集/国家队级别选手开绿色通道,减少重复考核,与北大“数学英才班”做法对齐 |
4. 心理/面试 | 心理测试与面试同场进行 | 明确“面试及心理测试”并列,顺序未限定 | 实质不变,但表述上把心理测试从“陪跑”升级为与面试同等地位,可能加大心理维度权重 |
5. 体育要求 | 体质测试6项,不参加即淘汰 | 体育测试6项完全相同,不参加即淘汰 | 完全延续,保持“体学并重”信号 |
6. 入围决策主体 | 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 本科招生委员会 | 名称微调,职能等同,无实质差异 |
7. 预科培养 | 春季学期统一预科,不合格不录取;奥赛国家队可申请免预科 | 条款一字未动 | 完全沿用,体现“先预科、后学籍”刚性要求不变 |
趋势解读
-
结构更“漏斗化”
材料初审→机考基础测试→学科能力测试→面试/体测,层层递减,方便学校在早期低成本淘汰大批考生。 -
竞赛顶尖生更“便利化”
只要材料被认定为“突出”,可直接跳过所有笔试,相当于给竞赛国集一颗“定心丸”,减少人才流失到北大/MIT。 -
普适考生更“卷笔试”
往年拿到“优秀”可免笔试,2026 一律先机考;数学基础测试难度预计介于高考与一试之间,对非竞赛强校学生提出更高基本功要求。 -
组织成本降低
机考可在全国多地同步进行,减少现场一试二试的考场、阅卷、安保压力。 -
心理维度可能加码
2025 仅一句话带过,2026 与面试并列表述,结合清华近年对“学术适应力”强调,心理测试不合格或将成为新的“隐性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