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因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期中备考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特别注意:高中数学成绩不好,主要是基础知识不牢或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因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高中三年数学核心知识点及重要结论】资料,建议大家收藏学习!
各年级期中试题汇总:2025-2026学年北京市初高中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期中语文考前规划:拒绝盲目刷题,用“3步计划”明确方向
语文备考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初高中阶段,考点涵盖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多个模块,盲目刷题只会浪费时间。建议用“3步规划法”,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1.第一步:梳理考点,找准薄弱环节
先拿出近3年学校或地区的期中考试真题,对照语文教材和考试大纲,按“模块”梳理考点:
基础知识模块:初中重点是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标点符号、文学常识;高中在此基础上增加成语辨析、病句类型判断(如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语言表达连贯等。
古诗文模块:初中侧重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实词虚词解释(如“之”“其”“以”的用法)、句子翻译;高中增加课外文言文阅读(实词推断、虚词迁移)、古诗词鉴赏(情感分析、手法赏析)。
现代文阅读模块:初中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重点考查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判断;高中则以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分析)、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的情感与手法)、实用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筛选)为主。
作文模块:初中多为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如“那一刻,我长大了”),侧重情感真挚、结构完整;高中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立意深刻、逻辑清晰,部分地区会涉及议论文写作。
梳理完考点后,用“错题本”或“试卷分析表”记录自己过往的错题,标记出高频错误模块(比如“古诗文默写总丢分”“议论文阅读不会找论点”),这些就是备考的“重点突破对象”。
2.第二步:划分时间,制定“3阶段复习表”
根据期中考试时间(通常考前2-3周开始系统复习),将备考分为“基础巩固期”“专题突破期”“模拟冲刺期”,每个阶段目标明确:
基础巩固期(考前10-14天):聚焦“记背类考点”,每天花30-40分钟背诵古诗文(结合课本注释理解意思,避免死记硬背)、默写易错字(如“瀚海阑干百丈冰”的“阑干”易写成“栏杆”)、整理文学常识(如作者朝代、作品主题,可做成思维导图)。同时,每天做1-2篇基础题(字音、病句、词语运用),保持题感。
专题突破期(考前5-9天):针对薄弱模块集中训练。比如古诗文鉴赏弱,就每天分析1首课内古诗词(从“意象-手法-情感”角度拆解,如“枯藤老树昏鸦”用意象叠加烘托悲凉氛围);现代文阅读弱,就总结“答题模板”(如概括内容题:“人+事+结果”,赏析句子题:“手法+内容+情感”)。建议每天主攻1个专题,搭配2-3道真题练习,避免贪多。
模拟冲刺期(考前1-4天):完全按照考试时间(通常语文考试120-150分钟)做整套真题或模拟卷,训练时间分配能力(如初中:基础题30分钟、阅读40分钟、作文50分钟;高中:基础题25分钟、阅读60分钟、作文65分钟)。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回归教材或笔记,查漏补缺,不纠结偏题、怪题。
3.第三步:巧用工具,让复习更高效
课本:语文备考的“核心资料”,尤其是古诗文和课内现代文,很多阅读题的考点(如句子含义、作者情感)都源于课本,考前一定要再通读1-2遍。
错题本:不是简单抄题,而是记录“错误原因”(如“古诗文默写漏写标点”“议论文论点找错位置”)和“正确思路”,考前3天重点翻看,避免重复犯错。
思维导图:整理考点逻辑,比如将“议论文阅读”分为“论点查找”“论据类型”“论证方法”“语言特点”4个分支,每个分支下标注答题技巧,一目了然。
此外,我们为大家准备了2026北京高考升学交流群,群内每日分享最新升学政策、考试试题、备考资料等,
欢迎大家扫码进群、交流经验~
有任何疑问,欢迎添加小考老师(微信号:bjgkzx4)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