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热门
2026贵州普通高校高考报名通知

2025-10-17 11:26|编辑: 赵老师|阅读: 7

摘要

贵州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相关规定发布,2026年贵州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1月1日9:00至11月10日18:00进行。

贵州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相关规定发布,2026年贵州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1月1日9:00至11月10日18:00进行。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2026贵州普通高校高考报名通知,详情如下:

相关汇总:2026全国各省市高考报名通知、时间及入口汇总

高考试题: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福利领取:

高三学习,升学规划十分重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提前了解各类升学路径,便于及时做升学路径规划。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已为大家制作了一份:

《北京高考多元升学途径解读》电子版资料,高清PDF文件,可直接打印!

【领取方式】

点击链接报名即可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80752920673260193

2026贵州普通高校高考报名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

现将《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和我省相关规定,为做好我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含“普通高考”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报名对象

凡参加我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参加报名:

(一)参加普通高考(含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及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下同)的考生;

(二)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单独组织考试(或免试)以及单独录取,包括保送生、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部分本科专业单招、职教师资单招、残障单招和消防单招等的考生;

(三)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以下简称“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包括中职类、高中类、专项类考生;

(四)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港澳自主招生高校招生的考生;

(五)报考高校少年班的考生,待相关高校确定合格名单后,再单独组织报名。

二、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户籍或学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贵州省户籍;

(2)户籍不在我省但符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20〕26号)规定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

(3)持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同时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满3年,有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的香港、澳门学生;

(4)持有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同时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满3年,有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的台湾省籍学生;

(5)在我省定居,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满3年,有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地为贵州省)的外国人。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高职分类考试:

1.高中类: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具有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应往届毕业生(我省户籍在省外高中就读,返回我省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须经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办公室认定);

2.中职类:具有我省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应往届毕业生或非我省户籍但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免试考生及五年一贯制、“3+3”、“3+4”等贯通培养考生必须参加高职分类考试报名;

3.专项类: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从我省入伍的退役军人,具有我省户籍的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包括村干部),在我省企业从业6个月以上的企业在职员工,在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我省户籍失业人员,我省基层农技人员。

(三)报考有关特殊教育高校单独招生考试须是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听、残、视障及其他残疾考生。

(四)报考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少年班招生资格高校的考生,如需参加普通高考,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报考少年班的录取依据。少年班考生不得参与其他高校的招生录取。

(五)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普通高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6.已在或拟在外省参加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的人员。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报名,不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回“流出地”报考。教育部将对跨省重复报名考生进行核查、清理,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7.不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8.我省不接受外省考生借考。

三、报名类型

(一)考生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考,除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分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在报名时选定其中1个语种参加考试)3门科目的全国统一考试,还须参加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门。考生报名时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选定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后,原则上不得更改。

(二)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可以选择参加1次或2次普通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报名参加2026年1月8日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考生须在本次普通高考报名期间同时进行报名。是否参加2026年6月8日高考英语听力考试,考生须在普通高考补报名期间进行确认(具体办法另行通知)。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只在2026年6月8日安排1次听力考试。

(三)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除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外,还须按要求报名参加相应的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与本次报名同期进行,本次报名结束后,不再组织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的补报名。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不得兼报(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时间、地点及考试要求等另行通知)。

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可在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戏曲类7个科类选择其中1个类别报考,不得跨类别兼报,但同一类别涵盖的方向可以兼报。我省统一组织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的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戏曲类专业考试实行省际联考,具体要求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考生如参加高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校考,必须参加我省组织的对应科类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并合格。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如只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类型选择“单考单招”;如兼报我省普通高考,报名类型选择“普通高考”,并根据需要加选相应的“单考单招”。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报名类型选择“普通高考”。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成功后,还须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有关招生高校要求,凭我省高考考生号办理相关报名手续并缴费(详细报名信息见“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或相关院校招生信息网)。

(四)我省拟于2026年4月组织选择性考试科目适应性测试,各类考生均可报考。报名与本次普通高考报名同期进行。

(五)普通高考和高职分类考试不得兼报。报名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类或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以及2026年1月8日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参加高职分类考试未被录取且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参加2026年普通高考补报名后参加高考(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六)报名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高中类”考生报名类型选择“高中类”,考试类型选择“高职分类考试(高中生)”;“中职类”考生报名类型选择“中职类”,“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培养考生考试类型选择“五年一贯制”、“3+3”中高职贯通培养考生考试类型选择“高职三三分段”、“3+4”中本贯通培养考生考试类型选择“中本贯通培养”、其他人员考试类型选择“高职分类考试(中职生)”。具有贯通培养转录资格的考生,若选择考试类型为“高职分类考试(中职生)”,视为放弃转录资格;“专项类”考生报名类型选择“专项类”,考试类型选择“高职分类考试(六类人员)”。

四、报名时间

2025年11月1日9:00至11月10日18:00,在此期间系统全天开放。

为更好服务考生,将对普通高考、高职分类考生分别安排一次补报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报名参加普通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民汉双语预科班及民族班招生民族语言口语测试和确认参加2026年6月8日英语听力考试的在普通高考补报名时同期进行。

五、报名办法

(一)普通高考

1.应届高中毕业生应提供本人身份证、户籍证明(户口簿)、学籍学历等材料;往届高中毕业生应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等材料;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报名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和初级中等教育毕业证明等材料;残疾考生除提供上述相应的材料外,还应提供本人残疾人证等材料;中职生应提供本人身份证、户籍证明(户口簿)、学籍证明等材料。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应届高中毕业生原则上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考生本人申请,经就读高中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同意,也可在就读高中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到本人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2.香港、澳门考生报名时须提供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连续就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台湾省籍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连续就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外国人考生报名时须提供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我省高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连续就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香港及澳门学生、台湾省籍学生、外国人到就读中学或居住地所在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3.在我省报考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依据黔府办发〔2020〕26号文件要求提供相应报考材料。

依据户籍在我省报考的应届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依据学籍在我省报考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应届考生,在学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往届考生,可以在高中阶段学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

(二)高职分类考试

1.高中类:应届毕业生由学校集体组织在学校所在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往届毕业生须持本人户口簿、毕业证、二代居民身份证等在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2.中职类:应届毕业生由学校集体组织在学校所在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往届毕业生须持本人户口簿、毕业证、二代居民身份证等在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3.专项类:持本人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在户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或工作地(企业注册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1)退役军人:须持有《退出现役证》;

(2)下岗失业人员:须持有失业登记证明;

(3)高素质农民:须持有我省农业农村部门颁发的培训证书,或担任村干部证明;

(4)农民工:须持有我省家庭户口簿;

(5)企业员工:在企业工作6个月及以上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清单、银行工资流水等),非我省户籍的还须持有我省居住证、我省住房证明(不动产登记证或购房合同)或租房合同等;

(6)基层农技人员:须持有基层农技人员聘任证明。

六、报名信息采集

(一)身份信息采集。考生按规定到报名点完成二代居民身份证、个人近照、户籍等信息采集。

(二)实名身份认证。考生登录“贵州招考”手机APP(通过华为应用市场、苹果APP store或腾讯应用宝下载安装最新版本)进行实名身份认证并设置密码。考生须妥善保管好密码,因考生本人向他人泄露本人密码或委托他人填报信息被篡改等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三)填写基本信息。通过实名身份认证的考生可使用电脑登录“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https://gkks.eaagz.org.cn)”或使用手机登录“贵州招考”APP进行网上报名信息填报,并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

(四)填写报考信息。填写完成基本信息后,考生可开始填写报考信息,考生务必准确选择对应的报名类型和考试类型。

报名信息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及录取后学籍注册,考生务必核准本人最新户籍信息,确保与当前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一致,并如实、准确、详细填写个人信息、报考信息,并检查照片是否清晰等。考生报名时提供的相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将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如因考生填写报名信息错误或考生提供的有关证件信息有误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负责。为保障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录取和高校学籍注册工作,考生在普通高考报名信息确认之后,到新生入学报到之前不应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若考生本人基本信息(如政治面貌、户籍地址、邮寄地址、电话号码等)在报名后发生变化,应在2026年5月30日前向所属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交相关证明材料。高考以后的信息修改应向本人所录取的高校提出申请。

七、报名缴费

(一)网上缴纳费用。考生报名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系统将根据考生实际所报考科目自动生成应缴纳考试费金额,考生在我省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按照核定金额支付考试费。考生务必准确选择对应的报名类型和考试类型,填报无误后缴纳相关费用。

(二)缴费标准。考生报名费缴纳标准按照贵州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物价局、贵州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的相关文件执行。

1.高考全国统考科目及选择性考试科目32.5元/科,6科/生,共缴费195元;

2.高职分类考试“高中类”考生32.5元/科,1科/生,共缴费32.5元/生;

3.“中职类”考生32.5元/科,3科/生,共缴费97.5元/生;

4.普通高考英语听力考试费30元/生(线下缴费);

5.普通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费分别为40元/生。

6.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报名考试费100元/生;

7.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报名考试费200元/生;

8.选择性考试科目适应性测试报名考试费30元/生。

普通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在本次报名时线下缴费,普通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和少数民族语言口语在普通高考补报名时缴费,其他考试项目均须在本次报名时完成线上缴费。

(三)报名信息确认。缴费成功的考生在报名点统一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登记表,由考生本人在报名信息登记表上亲笔签字确认。

考生完成缴费、经现场资格审查和报名信息确认后,一律不予退费,不再受理取消报名、变更考试类型等申请,请考生慎重报考。

八、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由各县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开展。考核意见应做到客观、全面、准确、规范,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附件1)及原始证明材料应完整并存入考生纸质档案。在校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由所在高中学校负责鉴定。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所在工作单位鉴定。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鉴定。鉴定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等作出全面鉴定,并对“鉴定结论”的真实性负责。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一)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二)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尚在处罚期内的。

九、享受相关照顾政策申报

普通高考相关照顾政策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5〕1号)和《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执行。

(一)符合加分、专项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免费医学生等报考资格的考生,如拟享受相应政策,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及时间另行通知)。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的,视为放弃享受照顾政策资格。

(二)享受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须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十、报名资格审核

(一)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核按照教育部教学〔2025〕1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及本文件办理。

(二)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报考资格审核按照黔府办发〔2020〕26号文件执行。

(三)考生必须真实、准确填写个人信息,有下列情况之一,一经查实,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

1.往届生以应届生身份报名,或通过迁移户口、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骗取考生照顾加分资格或免试资格的;

2.非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考生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的;

3.违反其他报名规定的。

(四)在考生报名和资格审查中,如有冒名替考或有其他涉嫌犯罪情形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考试报名后至开考前,如发现考生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省招生考试院将取消其报名资格。若教育部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正式文件下发后对考生报名资格和享受优惠政策等有调整,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并对政策调整所涉及的相关考生重新进行资格审查。

十一、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普通高考报名工作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报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积极与公安、民政、卫健、网信等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分工、严密配合、严格把关、周到服务,严防“高考移民”。要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制定本地报名工作方案,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各地要设立举报箱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要及时、认真、严谨地处理好考生咨询、举报等工作,不得积压、拖延、误办。对于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违反工作规定和纪律、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二)加强报名点管理。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普通高考报名点的统筹和管理,根据考生分布合理设置报名点。报名点一般设置于高中阶段学校和县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报名点。上一年度普通高考报名中发生严重违规问题的报名点,今年不得设为报名点。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所辖县级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要重视并加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按需配齐工作人员,认真组织所辖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相关学校进行网上报名系统的培训,严格执行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规定,确保各报名点准确掌握报名政策和审核标准。要组织技术力量对本辖区普通高考报名点计算机设备、网络环境进行报名前测试检查,按需配齐设备(含备用)和耗材,对达不到要求的设备要及时升级或重新配置。要认真做好模拟演练,在正式开展报名工作前,认真组织各报名点严格按照网上报名的各项要求进行全流程演练,查缺补漏、优化完善。

(三)严格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实行“谁主管、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管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报名资格审查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督导辖区内各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按时完成资格审查工作,并开展重点复查工作。县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报名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报名结束后,省招生考试院将对重点考生的资格进行抽查。各地要加大对各类考生学籍审查力度,要对所有报考考生学籍号真实性进行审查。防止非应届毕业的高中阶段在校生和普通高校在校生变换身份报考。要加大对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中等学校应届、往届毕业生的学籍、学历审查力度,严防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加强对考生户籍的审查,对非我省户籍的考生,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各类考生报名资格、享受政策照顾资格审查工作,对提交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严防弄虚作假,做好材料存查和公示工作,妥善保管各类报名材料,保存期至少一年。各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报名点应及时将审核结果告知考生,尤其是对只能报考高职(专科)批次院校的考生,应明确告知后果(若报考,将无法就读本科批次院校),引导不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学生尽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四)强化信息核验和安全。各报名点必须按规定用身份证识别仪采集考生二代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要对所有考生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现场摄像,并核对考生提供的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确保考生相片规范、清晰和准确。要指导考生准确填报报考信息及联系电话,确保考生报考科类和填报的信息准确,以便省招生考试院发送的成绩及录取等信息能够准确送达。报名信息(含电子相片)必须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经考生签字确认后的报名登记表,一份由考生本人保存,一份由报名点汇总后交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明确专人保管备查。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认真落实管理责任,确保考生信息安全。

(五)提供优质服务。各地要增强服务意识,全力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在报名过程中为考生办实事,减轻报考负担。要设立咨询电话和服务窗口,耐心做好考生的报名咨询和指导工作,要给出清晰指引,减少开具证明要求。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报名对象、时间、办法及所需材料等考生须知的内容,做到应知尽知,确保考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报名。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考生、随迁子女考生及“六类人员”考生等特殊群体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为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报名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措施,为他们提供申请合理便利、准确填报考试类型和科目的指导和帮助,努力提升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

附件:1.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docx

附件:2.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号编码规则.docx

附件:3.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市(州)、县(市、区、特区)代号编码.docx

附件:4.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电子摄像技术规范.docx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贵州省教育考试院,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报名时间高考报名入口2026高考

2025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7-23

2025-2026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5-10-14

2025年北京高考在京各批次投档录取分数线及市排名汇总2025-08-26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