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

2025-02-10 10:22|编辑: 李老师|阅读: 33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已揭牌,具体详情见正文内容。

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学校的就业数据,详情如下:

高校就业情况:全国重点高校202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汇总

2025北京高考即将启动,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准备了3份报考参考资料,点击下方链接可免费领取!

2025北京高考20种选科组合可报北京院校及专业清单】电子版资料: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68&promotionId=49

2025年北京高考本科提前批报考指南】电子版资料: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80&promotionId=49

北京高中近20种升学路径指南】电子版资料: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69&promotionId=49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朱信凯,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苏州市政府秘书长俞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新业主持。朱信凯、顾海东代表双方签署《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深化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既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通过创办新型学院、创建人才集聚高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开放交流平台,共同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示范高地,携手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新引擎、新战略支点,全力服务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面助力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将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技术应用与赋能区域经济,与注重理论创新与人文交叉的中关村校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在建设定位、学科发展、科研方向和区域服务上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以“产品牵引、服务牵引、贡献牵引”为原则,以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新兴学科、智慧治理交叉学科,努力构建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一体化的平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张东刚对苏州市委、市政府给予中国人民大学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长期以来团结共济、齐心共筑、合力共进,共同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共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共同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新平台,此次新一轮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深化全面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携手共促发展的又一新起点。学校将与苏州市一道,以新改革促进新发展,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苏州实践增动能、添活力;以新布局构建新格局,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苏州实践育新人、建高地;以新合作拓展新空间,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苏州新实践展形象、塑品牌。期待双方双向奔赴、融合发展、守正创新、承前启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小涛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人民大学给予苏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苏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我们高度重视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战略合作,近年来先后共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智慧治理学院、苏州市人工智能和社会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了名城名校合作的典范样板。此次战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恳请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发挥人文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与苏州在人文经济、人工智能、智慧治理、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增加在苏学科布局、扩大办学规模。苏州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不断开创校地双方协同发展、互促共赢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自2003年首次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精诚合作、携手并进,从合作建设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到成立苏州校区,建设中法学院、丝路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合作成果。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为苏州校区建设发展赋予了新定位、新使命,先后在苏州校区成立智慧治理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学院,扎根苏州产业与社会发展布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设立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苏州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苏州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苏州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重点实验室等跨学科科研机构和平台,大力加强苏州校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全面优化苏州校区治理体系。当前,苏州校区正在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新文科新工科融合发展、集聚中外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是学校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拓展优势学科、培养高端人才的新引擎,也是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战略支点。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人大本科招生人大人工智能学院

全国重点高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汇总2024-08-22

2021-2023年全国重点高校在京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2024-03-25

2022-2023北京市属院校近两年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2023-12-1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