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联合召开记者会,官宣香港科技大学成功获批筹备香港第三间医学院。这一决定标志着香港医学教育格局迎来历史性突破,为香港建成医疗创新枢纽注入强劲动力。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供考生家长参考:
2026港澳报考指南:2026香港澳门高校招生问答及报考指南汇总
中国又一所医学院要来了!招生时间确定,首招50人
一、香港第三间医学院落户香港科技大学
11月18日下午,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政府总部召开记者会,官宣新医学院筹备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推荐,申办第三间医学院。科大会透过自身资源,包括捐款及捐赠基金等,为新医学院提供部分资金,包括自资20亿元在清水湾兴建医学院综合大楼;政府也会预留资源,支持新医学院发展,并以教资会拨款资助新学额,作为医学院的营运资金。
新医学院将与现有院校错位发展,助力香港建成医疗创新枢纽。按照规划,2028 年将迎来首批50名医学生,2032年首批毕业生将正式进入实习阶段。
二、内地生能否报考?适合哪些学生?
具体招生名额如何分配?
至于50个学额中的非本地学生比例,教育局局长表示,现时以超额收生形式招收的非本地学生上限是50%。由于医学生是特殊人力规划的学科之一,之后会密切留意招生情况,以及本地生及非本地生的比例。
教育局局长表示,对于非本地生的收生要求,以及非本地生来港可能会遇到的语言障碍,相信大学会考虑相关语言课程安排。至于非本地生留港,本港现时有IANG计划,令非本地生毕业后可有24个月留港签证安排,适用在新学科。
医务卫生局局长表示,医生很多时候面对病人,沟通能力是必要。
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是希望医疗人员能懂得「两文三语」,因此第三间医学院会在这方面作出适应,入学时或设一定要求,课程设置也会考虑语言沟通能力:
-
目标香港学医的学生,除港大、港中文外,将新增港科大这一顶尖选项,尤其适合对医疗科技、科研创新感兴趣的申请者;
-
招生偏好或偏向数理基础扎实、有科创竞赛经历、具备编程或科研潜质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单纯的传统医学应试型学生。
所以,对于中英文熟练,且能用广东话、普通话和英文交流的学生,将更有优势。
对于有志于医学与科技交叉领域的学生来说,2028 年港科大医学院的首次招生,将是不可错过的历史机遇。
三、港科大医学院有哪些亮点?
这所医学院定位为研究型,拟采用第二学位招生形式,要求报读学生须持有非医学系的本科学位。
此前港科曾向立法会议员透露,首阶段计划招收50名医科生,后续最终目标是每年培训200名医科生。而在2025年3月,港科已向香港政府正式提交了筹建该医学院的建议书,如今确定招生时间,也标志着筹备工作推进到了关键落地阶段。
目前,港科大已经正式开启了医学院的PI的招聘系统。
港科大筹备工作已开始探索建立一所新医学院的最合适方法,以支持香港未来的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发展。该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临床能力和技术知识的未来医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从而促进该市在医疗培训,研究和创新方面的发展。
另外,港科大医学院可能会融入AI+医学的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让AI赋能医疗创新。
-
招生方向:以第二学位学生为主;
-
首批招生规模:50人(2028年,2032年毕业同时进入实习);
-
课程模式:强化科研训练、临床能力与创新医学技术(AI、工程、生命科技整合);
-
跨学科优势:依托科大强项,如生物医学工程、AI 医疗、大数据、神经科学等。
近年来,港科大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动作频频。还计划利用其先进的 AI 运算中心,开发精准诊断、影像分析等技术,还特别强调培养跨学科人才,比如工程、生物、化学背景的学生也能跨界攻读医学课程。
这所医学院并非单纯增量式扩招,而是要通过:
📌错位发展:科大科研导向,港大与中大维持临床导向并持续强化科研;
📌良性竞争:促进三院在培养模式、科研突破、医学技术创新上互相推动;
📌协同创新:结合工程、科技、医学的跨领域优势,提升医学创新生态;
📌国际定位提升:建设「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并吸引海外学者及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