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大家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专业的更多了解,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办老师在线上直播活动中,解答了大家对于人文社科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关的问题。北京高考在线为特别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点击查看:2025年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简章及报考指南汇总
深度解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01.什么是新文科?它的“新”体现在哪里?人文社科学院在新文科领域有何布局?
新文科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对文科人才的新需求,其核心在于通过跨学科的协同发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文科往往存在学科壁垒明显、难以全面发展的局限,而新文科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内部交融,还与理科、工科、甚至医学领域进行整合。
人文社科学院在新文科领域的布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对传统优势学科的调整。例如英语专业新增了语言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课程,并引入法律语言教学以应对企业“出海”的需求。
二、增设跨学科专业,如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结合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和数据分析等其他领域知识,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02.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科发展如何与大湾区及国家的战略发展相协调?
目前,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亟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通晓国际事务的人才。人文社科学院以服务区域与国家战略为目标,结合大湾区开放与创新的特点,着重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于2019年成立全球研究硕士项目,2021年开设全球研究博士项目,2024年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项目,已经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学院还将积极与海外高校、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涉外机构等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去”,以不同视角看世界、看中国。
03.城市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中国在经历了近几十年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后,目前正面临着进一步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亟需大批的综合型城市研究和管理人员。城市管理专业采用跨学科培养模式,课程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等领域,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深入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挑战,例如农民工市民化、住房公平等问题。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城市规划、资源保护或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从而了解城市运行的实际情况,并学习如何解决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04.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不仅局限于国际组织领域,毕业生同样适合从事政府外事部门、企业海外拓展、国际媒体和智库等工作。专业以跨学科培养为特色,课程内容涵盖国际关系、经济、法学、科技等领域,助力学生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化挑战。
05.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人文社科学院于2018年成立应用心理学硕士项目,2019年开设本科项目,2021年开设博士项目,已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学科排名显著提升
在短短六年内,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软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科研影响力位列全国第三。
丰富的学习与实践资源
应用心理学专业拥有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100%获得世界顶尖学府的博士学位,学生在本科阶段便有机会参与到教授们的科研实验室中,部分本科生同学已经与教授合作在应用心理学的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此外,学院已与中小学、医院、心理辅导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共建教研与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素养。
AI助力心理学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AI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心理学创新的重要工具,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模式。同时,心理学与AI的结合也为解决社会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06.AI时代英语专业是否还有竞争力?
AI技术的局限性
现有的AI技术虽然在翻译和语言处理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隐喻和复杂的人文内涵方面仍有显著不足。例如,AI无法准确捕捉不同文化下语言的微妙差异,也无法真正理解语言中隐含的情感与价值观。
人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在需要深刻理解文化背景、进行复杂决策、以及处理外交事务时。
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英语专业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这些都是AI技术难以企及的。例如,在国际商业谈判或文化交流中,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类情感和文化的桥梁,学生需要具备对文化背景的敏锐洞察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AI时代对文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专业通过“英语+”的培养模式(如英语+法律、英语+传媒、英语+翻译等),帮助学生拓展职业方向,为他们提供应对多样化挑战的技能储备。
上下滑动,查看教授直播解答的详细内容
07.学生在人文社科学院就读能获得哪些学习机会与资源?
跨学科学习与多样化的课程
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学院设计了一系列灵活、前沿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其学术视野。
“果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每门课程和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持续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路径。
丰富的实践机会
实践与实习:学生通过参加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演讲竞赛等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科研训练:学院鼓励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参与校内科研与政府科研项目,并为学生提供科研经费支持。许多学生已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展示了卓越的学术潜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
全球化的合作网络:学院与世界10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交换项目或暑课项目,获得国际化的教育体验。
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学院拥有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国际化师资团队,提供全英文授课环境,帮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长。
上下滑动,查看教授直播解答的详细内容
08.人文社科学院的直硕和本硕博贯通项目有哪些?
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
学院为优秀本科生提供本硕连读、本博连读的升学通道,对于GPA达到3.3及以上的学生,可享受免试推荐资格,直接攻读校内绝大多数硕士学位项目。
海外深造
目前,学院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8所院校合作开展本硕联合培养项目,覆盖公共政策、翻译、口译、国际政策与发展、行政管理、国际经贸外交、国际环境政策、国际教育管理、TESOL、法学、伦理学、信息管理、社会学、媒体等专业。
09.人文社科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如何?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目前已经培养了两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32人,平均就业率达97.4%,超过80%的学生赴海外深造。28%的毕业生进入QS排名前20的世界顶尖高校深造,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生的就业单位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大疆、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平均年薪约为19万元。
英语
2024届首届英语本科毕业生共计33名,约有55%的学生获得研究生项目录取。获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高校录取的学生占比38%,获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高校录取的学生占比56%。近三成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农业银行、蔚来汽车、华英证券、中建八局、龙岗区公立学校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领域涵盖企业管理、投资银行、客户执行、英语教育等,平均年薪约为20万元。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目前还没有本科毕业生,但从硕士毕业生的情况看,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四届硕士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达到92%,87%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高校、互联网企业、非营利组织、咨询机构等。13%的毕业生赴QS排名前50的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专业目前还没有本科毕业生,但学生的升学与就业选择也十分广泛。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有多领域深造方向,如公共政策与管理、可持续发展与治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数据分析与信息技术等。学生的就业选择包括公共管理部门、政策研究机构、从事城市规划与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城市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跨国企业、科研机构、教育行业、非政府组织等,覆盖市政、咨询、互联网、金融投资、房地产、环境保护、新能源等行业。
10.AI时代下文科学生的发展机会如何?
AI技术并未削弱文科的价值,反而为其带来新的机遇。社会科学在理解社会运行机制、解决深层次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完善的体制与更包容的环境。学院重视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复杂社会变化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将AI技术融入各学科,不断提高学生驾驭AI的能力。在AI时代,文科生仍然拥有广阔的蓝海发展空间。
🎁福利领取:为助力各位同学家长顺利报考港澳高校,吃透港澳升学政策,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为大家准备了《2025年香港澳门高校政策解读》电子资料,内含港澳高校报考流程、就读费用与奖学金、各高校详细报考指南等。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