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1月一轮复习联考(五)语文作文名句素材

2024-01-28 14:45|编辑: 吕老师|阅读: 208

摘要

本文整理了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1月一轮复习联考(五)语文作文名句素材,分享给大家参考。

2024年1月下旬,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1月一轮复习联考(五)如期举行,除各科试题及答案外,语文作文关注度很高。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语文作文金句素材,可以应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中。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有为”既体现在个体面对困境的坚忍进取中,也体现在中华民族每一次整体性的重大历史选择中。追求“刚健有为”,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首先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角度阐发“刚健有为”的价值,然后从个体和民族两个角度强调其具体意义,最后指出“刚健有为”具有时代价值。

在构思文章时可从个体到整体(民族)、古代到当今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也可以从“刚健有为”的概念阐释、意义价值、如何践行的维度进行阐发。注意关键词有两个:“刚健”“有为”,“刚健”是“有为”的前提;“有为”是“刚健”要达到的目的。行文时要注意不要只阐发“刚健”精神。

在构思时,可以教材或知识储备中,挖掘材料,阐发认识。如孔子提倡并践行的“发愤忘食”的进取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坚毅精神;孟子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

从个人层面,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再如韩愈、杜甫、陆游、文天祥、林则徐,……他们以刚健、沉郁、昂扬的精神气质,实现人生价值。

从国家层面,中华民族面对发展瓶颈,勇于变革,不断发展;面对外族入侵,勇毅果敢,奋起反抗;面对各种灾难,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刚健有为”在新的时代下,意义深远。个人需对未来发展作好准备,以刚健精神克服一系列困难,才能成就自我。国家需要以刚健精神,面对“百年发展之大变局”,不断克服“卡脖子”等困难,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立意】

①刚健有为,不断创造人生辉煌

②弘扬刚健精神,铸就民族复兴的伟业

③刚健有为是时代精神的底色

④弘扬刚健精神,涤荡低俗趣味、享乐思想

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

【名句素材】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礼记·曲礼上》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易经·系辞传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罗贯中《三国演义》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砺行》

古之所谓正心而意诚者,将以有为也。——唐 韩愈。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格言联璧》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海子

静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 ——张养浩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为刚斯不惧,惟刚是有为。——罗学赞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三联考试题高三联考作文百师联盟作文素材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9-10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6北京高考

  • 2026强基计划

  • 2026综合评价

  • 2026港澳招生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