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判断依据: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41.通常选择植物萌发种子进行人工诱变的原因
萌发种子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稳定性降低,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人工诱变成功率高。
42.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
神经元的突起增加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其同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43.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必修3 19页)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4.可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原因(必修3 28页)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可根据血液中激素成分的含量,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45.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的根本原因
控制合成促甲状腺激素对应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
46.饭后,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的主要原因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注意:胰岛素促进三个去路并抑制两个来源,胰高血糖素一般只促进两个来源)。
47.从热量来源和去路分析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必修332页)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总是能保持动态平衡。
48.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的主要区别(必修3 48页知识链接)
动物激素是由专门的腺体分泌的,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49.植物出现顶端优势的原因(必修3 50页)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较敏感,致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50.在正式实验前开展预实验的意义(必修3 51页)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51.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的意义(必修3 74页)
植物的种类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也能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2.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3.减缓温室效应的两项主要措施(必修3 101页)
(1)大力植树造林;(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54..种植挺水植物能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挺水植物遮盖水面,降低水中的光照强度,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挺水植物与藻类竞争,吸收了水体中大部分的无机盐,限制藻类生长。
55.人工生态系统往往需要不断有物质投入的原因
人工生态系统不断会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
56.农杆菌转化法中农杆菌的作用(选修3 12页)
农杆菌可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所含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57.转移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表达的原因
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58.原核生物作为转基因受体细胞的优点(选修3 13页)
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
59.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片段的主要优点
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也能防止反接)。
60.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添加血清的原因(选修3 46页)
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而动物血清成分复杂,可保证细胞的生长代谢对营养的需要(扩展补充:如果要研究某种营养成分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时,反而要用无血清培养液,此时是要排除血清复杂成分的干扰)。
61.单克隆抗体主要的优点(选修3 54页)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62.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组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63.糖尿病人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
64.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
减少杂草对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的竞争: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
65.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6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6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68.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69.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70.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种群中个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71.分裂间期的特点是: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72.已知各种猫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欲探究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各性状的纯合雌、雄猫,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路:
将纯合长毛猫和短毛猫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实验结果:
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不位于X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某个杂交组合中F1雄性表现型与母本相同雌性表现型与父本相同雌性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某个杂交组合中F1雌雄鼠都表现出的相同性状为显性性状即位于X染色体上(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