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节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④、照应前文。
⑤、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起线索作用。
⑨、埋下伏笔。(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4)、答题模式: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5)常见答题实例 例题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3、情节艺术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
(1)提问形式:
A、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B、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C、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D、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2)、常见答题术语
A、情节安排评价,如:
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③倒叙式开头,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④设疑式开头,作用是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⑤写景式开头,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⑥出人意料式结局,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⑦悲剧式结局,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⑧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⑨留白式结局,作用是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