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高中生物易混易错的判断题可以有效避免失分,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200条高中生物的易错判断题,大家可以学习记忆!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混易错判断题集锦
走近细胞
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T2噬菌体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4.病毒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5.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6.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形成和维持都以细胞为基础(√)
7.动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8.植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
9.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蛋白质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10.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蓝藻是一个种群(×)
11.某一池塘的全部蓝藻,既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也不是群落(√)
元素化合物
12.因为C是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所以其是最基本的元素(×)
13.大肠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4.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15.导致萌发的油料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16.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17.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O,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18.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9.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6种小分子(√)
20.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故应该先有的病毒,再有的细胞(×)
21.Mg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22.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3.脂质分子中H的相对含量少于糖类,而O的相对含量多于糖类(×)
24.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25.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6.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27.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8.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9.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H的含量最多(×)
30.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31.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32.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3.在油料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可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增加(√)
34.蛋白质变性后还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35.鸡蛋清中加食盐析出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兑水稀释后,絮状物消失,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36.蛋白质结构之间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决定(×)
3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38.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39.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40.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等(×)
41.蛋白质受高温变性后仍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4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3.蛋白质在盐析呈絮状物后还可以恢复原有状态(√)
44.磷脂和核酸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45.酒精杀菌的原理是破坏细菌蛋白质的肽键,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46.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到的核酸彻底进行水解,直至形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则能得到的小分子的种类共有8种(√)
47.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是否需要Mg2+的实验中必须设置对照实验(√)
48.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
49.发菜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布在细胞质(×)
物质出入细胞
50.质壁分离彻底复原后的细胞,将不再吸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
51.农业生产上的松土措施,可以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52.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53.细胞质中的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溶酶体内(×)
54.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55.生理功能不同的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56.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57.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58.视野中一个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说明正在失水(×)
59.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仍存在渗透现象(√)
60.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的体积在逐渐减小(×)
61.需要高倍镜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62.细胞膜两侧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差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
6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64.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65.α-淀粉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
66.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67.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
细胞结构
68.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69.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70.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DNA和RNA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孔道(×)
7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72.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73.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为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74.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75.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76.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77.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M/4个(×)
78.使用显微镜时,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时,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不同(√)
79.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80.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
81.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可以调节反光镜(√)
82.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83.消化酶、抗体、激素都是分泌蛋白(×)
84.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85.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86.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87.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翻译(×)
88.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89.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90.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91.提取原核细胞的脂质平铺于水面测出的面积约是原核细胞表面积的2倍(√)
92.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93.研究一个新发现的细胞,含有内质网,即可认定该细胞一定为真核细胞(√)
9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95.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RNA和蛋白质可以自由出入(×)
96.染色体的成分只含有DNA和蛋白质(×)
97.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98.不同细胞中核膜上的核孔数量不同,具体数量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有关(√)
99.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100.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和脂质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等有关(×)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