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获奖名单陆续公布、很多同学和家长或许对竞赛获奖的作用知之甚少,甚至不清楚是否适合参加竞赛?北京高考在线针对大家的疑问做了一个解答,一起来看~
对于低年级而言,哪些学生适合参加竞赛?
竞赛的本质是一种拔高学习,学习竞赛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虽然好处也多,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高中生。跟着京考圈一起来看哪些高中生适合参加竞赛。
1、关注特招的学生。包括但不限于想要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丘领班、英才班、港澳招生等特招路径的高三及低年级考生。越好的高校特殊招生比例相对越高,想报考顶尖高校,有竞赛经历以及奖项加持是绝对的加分项。
2、兴趣爱好使然。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竞赛学习,过程艰难且枯燥,如果孩子自身没有兴趣很难坚持。
3、课内知识学有余力。大多数竞赛生的最终目标是:竞赛和课内成绩都需要取得好成绩。竞赛生学有余力的标准是什么呢?课内综合成绩排在学校前10%+每周有8小时以上空余时间。
4、该科目所需能力突出。包括:记忆力、分析能力、快速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和考试技巧能力。
如何确定自己/孩子适不适合学习竞赛?
1、预测高考成绩是否达到一本线。如果高考成绩连一本线都达不到,建议把重心放在业内功课上,毕竟走特招对高考也有要求的。
2、前期先选2-3科竞赛接触。经过初步接触,孩子能亲身体会到竞赛和普通学习的差别,同时也能反映出孩子的特长,及时淘汰掉孩子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一门(优秀的可以选择两门)继续深耕即可。
需要注意:有意向参加竞赛的学生,一定要早开始早准备。尤其是高一高二学习压力没有高三那么大,是竞赛学习的黄金时间;高一二开始接触竞赛,高三则可以投入精力去冲刺更多奖项。另外不要一味追求竞赛而忽视了学业成绩,辩证理性看待竞赛,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做好规划!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数据来源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