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考语文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高频词归类

2023-10-09 09:42|编辑: 郎老师|阅读: 1345

摘要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高频词归类!希望对大家高中语文答题及备考有帮助!

 

十五、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谤、谏

1.说:劝说,说服。

如《史记·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劝:劝说,劝告。

如韩愈《讳辩》: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3.规:规劝,谏诤。

如《左传·昭公十六年》:子宁以他事规我。

4.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

如《韩非子·八经》:故使之讽。

5.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如《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之。

6.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强:竭力。)

十六、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jù)

1.畏、惧、惮:害怕,恐惧,畏惧。

如《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如蒲松龄《狼》:屠惧,投以骨。

如《论语· 学而》:过则勿惮改。

2.骇:害怕,吃惊,惊骇。

如《左传· 定公十年》:齐师至矣,郈人大骇。(郈:古地名,在今山东东平县。)

3.遽(jù):恐惧。

如《世说新语· 雅量》:孙、王诸人色并遽。(色:脸色。并:一起。)

十七、表揭发的:劾、讦( jié)、揭

1.劾:检举揭发罪状。

如《汉书· 楚元王传》:吏劾更生铸伪黄金。(更生:人名。)

2.讦( jié):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如《汉书·赵广汉传》: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

3.揭:显露,公布,揭发。

十八、表违背的:牾( wǔ)、忤、逆、倍(背)

1.牾( wǔ)、忤:违逆,冒犯,触犯。

如《资治通鉴· 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如《求谏》: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2.逆:抵触,违背,不顺。

如《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3.倍(背):违背,背叛,反叛。

如《史记· 楚世家》:倍齐而合秦。

十九、表告别的:辞、别、谢

1.辞:告别。

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

2.别:离别,告别。

如《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 。

3.谢:辞别,离开。

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二十、表拜访的:造、过、访、顾、谒(见)

1.造:拜访。

如《世说新语·言语》:庾公造周伯仁。

2.过、访、顾:探望,拜访。

如《明史·忠义传·许琰 》:端午日过友人,出酒饮之。

如《宋史·曹谷》:欲徒步访两苏。

如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谒(见):拜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上至,相国谒。(上:指刘邦。)

  • 1
  • 4
  • 5
  • 6
  • 11
前往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5-02-07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2024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2024-05-23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