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这个主题,是近年来高频作文考点,这是最契合考生身份的主题之一,也最能体现考生对自身成长与使命的思考。本文整理了关于“青春”主题的作文题目及相关范文,分享给大家学习参考。
必读文章:2024高考作文素材:关于青春主题
2024高考作文素材:关于青春主题的模拟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回溯到2014年5月31日,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江西两名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易政勇与柳艳兵乘公交车回家,遇上歹徒持刀伤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去将其制服,挽救了一车人的生命,被赞誉为“夺刀少年”。但两人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错失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各界关注,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诸多著名大学表示愿意破格录取他们,经过综合考虑,两位少年不愿破坏高考规则的公平性,都婉言拒绝了,最后,经过认真的复习备考,两人顺利通过补考,被江西省内两所大学录取。
四年转眼过去了。2018年,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其中易政勇投身扶贫事业,成为一名扶贫人员,驻守在宜春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因为工作很忙,平时很少回家。他表示自己喜欢能够帮助到别人的工作。
再提起当年,易政勇与柳艳兵都表示不曾后悔;我们并非为了名利才会选择挺身而出,我们当时只是做了所有人都该做的事。大学毕业后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平凡地生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虽然没有和同学们在同一时间参加高考,但两位勇敢的少年都给社会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所在的中华中学团委将举行以“书写人生的满分答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高考作文素材:关于青春主题的标杆例文
把奉献写在人生的答卷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把奉献写在人生的答卷上”。
人生就如一张“答卷”,我们都不想考零分,也不想考低分;考得满分,可以说是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内心的渴望。但是,要“书写人生的满分答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愿望是美好的,而生活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写着写着,却发现自己写偏了。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我们忘却了奉献的初心。
“答卷”能否得“满分”,不是靠我们自己来评定,而是靠他人,靠社会,靠国家;唯有以一颗赤诚之心,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而且初心不改,一路执着而行,才能真正地获得“满分”。
易政勇、柳艳兵,他们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有奉献的精神,所以路遇歹徒,能够挺身而出,哪怕身受重伤而错过高考也在所不惜;因为有奉献的精神,所以心中无私利,能够面对“绿色通道”,毅然拒绝众多名校的破格录取;也正是因为有了奉献的精神,所以大学毕业之后,仍能继续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精神带给人的不是虚名俗利,而是精神上的“高峰体验”,是人格上的升华。奉献,是我们行动的动力之源,就如鲁迅先生所言,“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养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各自的人生“答卷”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此,我倡导以奉献精神来书写人生答卷;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能在他人陷入危难之中时挺身而出,也并不是说只能在将来择业时非得投身于扶贫事业。我要说的是,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想他人之所想,就能在行动中以奉献为业,并以奉献为乐。
的确,我们还处于高中阶段,但奉献不必等到将来,是可以从现在做起的,可以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做起,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比如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面对责任不推诿,当仁不让,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学习中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让父母亲友失望,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许。这些其实也是一种奉献,因为我们心中想着他人,想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我们不必自卑于个体的渺小和力量的微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生奉献给中国水稻科研事业、将积攒的880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的“布衣院士”卢永根,17年来始终如一日地关注弃婴的孤残儿童们的“妈妈”费英英,还有那坚守冰峰、为国戍边的“雪域雄鹰”拉齐尼·巴依卡,他们都是以个人的力量感动了全社会。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一类人不懈的努力,奉献之花才会开遍神州大地。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以奉献精神来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祖国和人民必将给我们以满分!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阅读以上材料后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青春的模样
青,即生生不息、锐意萌发的颜色;春,即四季之源、展招力量的符号。青春的模样,便是锐意拼搏、多彩多元与有包秉天下的气魄的你我。
伟人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青春,便是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一生事业的最佳时机。很多人小时候畅谈自己长大后的梦想,然而大部分只是“嘴上谈谈”而不付诸行动。青春本就是辛勤耕耘、孕育理想硕果的季候,我们不能夸夸其谈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孔子认为“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即是。与其磨破嘴皮,不如用实际去证明自己。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颐从小就有飞上虚空的梦幻,她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寻并学习相关知识,用十年时间去浇灌自己的星空之梦,终于成为星空摄影师,拍下属于自己的那颗“夜室中最亮的星”。青春,便是上下求索地拼搏进取。
不知何时起就有了“学生综评系统”,它宣示着“博时代”的到来。同样,自2020届高考便有了“六选三”的全新政策,以往的理科生与文科生从此便不再有了鲜明界线。青春,本就应发现世界、发现多样的自我,没有谁是简单的平面,人人都是立体而饱满的综合体。我们在年少之时就应吸纳无限知识,这些营养便会辅以我们更加多彩的青春。《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表面看来是“诗词才女”,但她的真实身份实为北大理工科研究生,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为统一,我们在生活中的所学并非为某一事专门服务,而真正的博学才可达到融会贯通。殊不知生物学家达尔文酷爱美术,而物理怪杰爱因斯坦亦沉醉于小提琴的曼妙音符。青春的我们应像那黑洞一样,在世界认清我们的真面目前不断吸纳能量与知识、认识全新的自我,之后便可让世界为我们绽放出的多彩绚烂的光华所点染。
人们常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得便是不要学成书呆子。青春不止于你的成绩与学习,更在乎培养完善的人格与关怀天下、勇挑大任的品格。23岁战地记者杨瑧曾说:“每次采访,我都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是否勇敢这件事,我只是害怕,我所做的配不上他们的苦难。”是啊,世界无边广阔,没有谁有相同的经历,更不会处处是平安与快乐。我们青年的模样,应用炽热关怀的眼神去包秉天下,更应怀有赤诚的济天下之心去运用头脑中的知识。
青春是箭,风雨兼程地射向远方的青云之志;青春是画,浓墨重彩地铺陈多样的恣意年华;青春是火,熊熊燃烧着点亮广阔的世界之光。
青春的模样,便是这奋斗路上不断拼搏、不断饱满、不断拓荒的你我。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