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前身是于1916年创办的培元女子小学,1952年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命名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至今已有107年校史,是北京市优质高中、海淀区首批区级示范性高中和海淀区新品牌学校。2021年与中国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挂“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0年附设幼儿班开园,2021年附属实验小学开始招生,现已经发展成为“幼小初高”一体化发展的教育集团。
2023年中招计划
2023年学校高中招生计划:学校有两个校区招生,一个是万泉河路校区,一个是闵庄路校区。两个校区总计484人。招生对象均为海淀学籍考生。
万泉河路校区共招生320人,其中住宿生20人。其中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招生计划103人,统招183人(含住宿20人);包括特殊招生计划34人,其中2023年特长生招生计划:民乐8人,美术(含书法)4人,手球7人,定向越野5人,科技6人。
学校新高一预计分4个实验班,分班方式是根据中考文化课成绩(去掉体育和加分减分)结合高考选考意向,一个强基实验班,一个偏理科实验班(国栋班),一个偏文科的实验班(仰之班),一个法大实验班(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以四个重点班为引领,开启面向强基计划的优秀学生培养战略。
闵庄路校区招164人,为家庭远、上学不方便的学生提供住宿60个。闵庄校区设实验班1个。
中考成绩在5000-8000名的学生选择报考十九中万泉河路校区,8000-10000名的报考闵庄路校区。
学校教学介绍
01学校育人目标及课程建设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是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实验项目学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校长高新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很强的教改意识,积极搭建平台支持学校教师参加教改实验。多年来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积淀了丰富的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的经验与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是海淀区8所深度学习项目试验校之一。教师们依据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以问题链串联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全身心参与学习、体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享受成功与快乐。教师还精心设计作业、设计板书。
作业设计是学校深度教学改进项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是双减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教师从学情出发,依据课标及课程要求,设计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创新作业形式,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提高作业的诊断价值,能够让学生尽可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审视作业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在作业管理中以“九有”作为规范引领,为作业设计的落实和逐步完善提供框架支撑。(“九有”为有引领、有调研、有研究、有设计、有融合、有反馈、有公示、有展示、有评价)。学校寻找到了教育教学的突破点、创新点、示范点和增长点。
随着教学方式及作业设计的变革,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在唯分数论,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不止是课堂了,我们延伸到选修、展演、辩论等各种形式。评价方式也延展到从情感、参与度、获得感、成就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艺体科技教育和积极心理教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也是学校的品牌。是北京市级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示范校,校内有北京市金帆民乐团、北京市金帆书画院、北京市金鹏科技团电子与信息分团、海淀区银帆京昆团、海淀区银帆行进管乐团、海淀区少年科学院。
02学校教师团队建设
针对教师培养,学校开设三个工程:
1.“仰之”工程:培养有影响力的北京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建设有影响力的学科基地。
2.“国栋”工程:培养有影响力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及学科教师队伍。
3.“培元”工程: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工程,一年站稳脚跟,3-5年内成为校内学科骨干教师。
通过课堂展示、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三种方法来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以制度推进、激励引导、示范引领,比赛展示、自我成长等方式,确保三大工程顺利推进。
学校设立了四个工作室,每位导师又引领若干位中青年教师一块成长。学校设立工作室的目标就是打造学习成长共同体,把它打造成名师的摇篮,教学的基地,成长的阶梯、研究的平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是培养教师。使工作室的成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学习型教师”再成为“特色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合作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
第二是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教法指导上,开展并指导听、评课活动及其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第三是加强教学指导。强化常态教学研究;集体磨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加强合作,在行动研究上智慧互补,在专业引领上经验分享,在日常教学上资源共享。把工作室建设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并在学科内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03学校开设特色心理课程
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学校形成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生涯指导等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专注、勇气、合作、自信等积极品质。
1、心理课程:学校建设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王芳、宫贺、刘欣、李保松四位专业教师使用市区地方教材《心理健康》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体现了一对一精准服务,心理教师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 ;不断完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助力学生 健康成长与发展。
3、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心理课程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每学期一次的心理文化周活动,定期开展的心理户外拓展活动,心理社团活动,成为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4、生涯指导:生涯指导通过每月一次的社会领航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优秀的校友、家长等为学生讲解大学专业、社会职业等内容 ;通过生涯选科测评为学生提供学业发展指导;通过全球领航者面对面为学生强基计划等升学提供生涯指导。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咨询方式
学校中招咨询开放日在7月10日-13日之间召开,请关注学校公众号。
学校网址:www.bj19zx.cn(招生相关通知发布在网站“招生专栏”)
微信公号: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咨询电话:82518581、82518564、82518595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教育面对面RBC,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