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北航附中)创建于1960年,坐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浸润在北航大学浓郁的高科技氛围中,教育资源丰富,环境优雅。2006年北航附中与人大附中合作共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稳步提升。2015年11月,北航附中与北航附小合并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办学空间和资源实现优化整合。2017年4月,海淀区教委委托北航实验学校承办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分校,更名为“北航实验学校分校”,实行一体化级部制管理,六年来本校与分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23年中招计划
今年高中总计划240人,具体人数请以招办最终公布的名额数量为准。
高一6个班,含通航班、实验班、普通班。
02专业通航班总计划30人,其中海淀27人,昌平2、房山1人。其余为统招及校额到校名额。
根据往年情况,海淀区3000多的学生应该比较有把握上通航班,欢迎这部分同学一志愿填报学校02通航专业,统招录取学生也有进入通航班学校。同时学校是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校,每年都有到人大附中留学名额。
统招线受学校扩招,中考难度等因素影响,建议所有希望能到北航实验学校就读的同学都填报我校,具体如何填报要根据中考成绩进行规划,欢迎大家在知道成绩后与学校进行沟通,届时学校会安排更多形式的咨询,请各位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学校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学校教学介绍
01学校育人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秉持“星空教育观”的育人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同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要孩子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成为浩瀚星空中的一颗闪亮之星,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芒。
学校以“星空教育观”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全面落实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努力建成与北航大学同步发展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课程建设以“星空教育观”为引领,关注学生需求、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科技特色、弘扬航天精神,充分利用北航大学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供给。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资源优势,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学校不断开发各级各类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领域,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与融合,将课程结构化、体系化,形成“基础通识课程”“兴趣拓展课程”“特长提高课程”三层级结构,学生从全员参与到分类选择再到个性发展,构建出“星空奠基—星空融合—星空贯通”三个层级历阶而上的星空课程体系。
基础通识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类与选择性必修类课程,构成星空课程体系的坚实基础,为学生未来成为浩瀚星空中的闪亮之星奠定知识基础,实现“星空奠基”。
兴趣拓展课程主要是指校本选修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类、科学与技术类、体育与健康类以及艺术与审美类四类课程组成,构成星空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第二层级,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中学大学学习的进阶,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厚人文底蕴、乐于探求科学真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芒,实现“星空融合”。
特长提高课程是面向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开设的主要以北航等高等院校的高端研究类课程,构成星空课程体系的最高层级,融通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与北航等高校、科研院所,为有特长、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支持,使其成为浩瀚星空中闪烁着独特光芒的闪亮之星,实现“星空贯通”。
02学校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
教与学方式:积极探索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模式,推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促进精准化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知识为载体,以有效问题情境为媒介,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组织和实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研究和相互影响,从而加深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达到学科素养形成和积淀的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如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探究、注重合作研究的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实践能力的微主题探究等。同学们走进北航大学中法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等实验室参观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博物馆、名人故居、气象台等进行实践探究。
学科实践课程:各教研组精心设计学科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益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寓教于乐,每学期各学科开展学科实践活动150余次,如语文组的“雅意弦歌”诗歌朗诵会和“致敬经典”戏剧节,英语组的“青春百老汇”英文剧展示活动,历史组“纵横春秋”历史剧展演等,研学旅行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实践考察与学习。这些活动特色鲜明,有计划、有设计,重学科素养的培养,重实践能力的提高,旨在运用学科的思想或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选修与社团:学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50至70门,如中医、京剧、围棋、星际探索steam课程、人工智能、航空模型、、心理学KES、西班牙语、健美操、网球、油画与专业绘画等等。学校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如果学生对某个领域有更浓厚的兴趣,可以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获得专业老师的深入指导。学校开设模拟联合国、炉石社、摸鱼社、动漫社、桥牌社、配音社、古风社等学生社团。学校每年举行的学习节、体育节、趣味运动会和艺术节作为传统的品牌活动,为多才多艺的学生们施展青春才艺提供机会。
生涯指导下的选科走班: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建设可选择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尽可能赋予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允许学生基于不同的兴趣、基础、潜能和目标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招生大数据分析,开设生涯指导课指导学生科学选课。通过专家讲座、“遇见未来之学长说”(学长交流)、生涯大课堂、职业体验与访谈活动,助力每位同学合理选科,进而有序推进选科走班,统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资源配置,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科走班制
03学校科技课程特色
大学中学联动培养的育人模式:学校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与大学共同创建大中联动培养育人模式,大学相关院系与学校各教研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学校的科技活动丰富多样,学生参与率达到100%,部分同学在北航大学导师一对一辅导下开展科学项目研究,自2016年以来,学校共有8名同学获得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金牌,10名同学获得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银牌,2名学生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1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大中联动培养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丰富其经历、挖掘其潜能、规划其发展方向奠基增色。
贯通培养的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2012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学校开设“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简称通航实验班),班级教学与管理采用大中联动,贯通培养模式,为热爱科技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在高中阶段就能走进北航大学深造学习的宝贵机会。每年学校从通航实验班及其他班的优秀同学中选拔有科研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入北航大学各大院系的高端实验室,利用其先进设施,在专家的面对面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开展实验研究,创建了一人一课题、双导师、三基地、多平台的培养方式。同时在国际科技交流、国际联合科技研究、各级各类科技交流竞赛等方面,为同学们搭建更高更广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通航班成立已十二年,有九届毕业学生,高考平均分超特招线100分,多人考入清北,100%达到985、211院校水平。
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82328079
微信公号: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
网址:bhfz.buaa.edu.cn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教育面对面RBC,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