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11.(3分)A[此处并非实写私语场景,而是将琵琶弹奏声比作私语(或从琵琶弹奏声中听出私语况味);另,“天将亮时”的解说亦不合语意。]
12.(3分)C(“蕴含着对当权者翻云覆雨的慨叹”,理解失当。)
13.【评分参考:本题6分,确认相似手法,2分:分别从两首作品中举例,2分:合并分析手法作用2分,其中作用1分,效果1分。除下面示例外,有其他合理认识并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赋分。】
(答案示例)
①比喻(2分)。本词将乐声比作男女谈情的私语、勇士猛进的呼喊、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和坠入深渊(1分,举出一例即可)。《琵琶行》将琵琶声比作“私语”“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冰泉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和“裂帛”(1分,举出一例即可)。比喻手法,变抽象为具体(或:将乐声转化为易于感知的其他声响或形象)(1分),将音色特质和节奏起伏表现得真实可感,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感染力(1分)。
②烘托(2分)。本词中“肠中冰炭”是写音乐一会儿让人感受到悲凉的寒意,一会儿又让人领略到欢快的热情,让人产生强烈的感情波动;“无泪与君倾”是写音乐之动人,让人连连泣下,以至最后再也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1分,举出一例即可)。《琵琶行》则有“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马青衫湿”(1分,举出一例即可)。这都是通过听者的感受或环境的描写(1分),侧面烘托出音乐的艺术效果,令人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回味无穷(1分)。
③对比(2分)。本词所写的音乐忽而轻柔,忽而雄壮,忽而切近,忽而悠远,忽而高扬,忽而低沉(1分,举出一例即可)。《琵琶行》中,有“大弦”的骤急粗重和“小弦”的轻柔细密,有“间关莺语”的流利宛转和“泉流冰下”的冷涩悲咽(1分,举出一例即可)。这种手法,呈现出音色、节奏甚至情感上的巨大反差(1分),突显了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和弹奏者非凡的艺术功力(1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