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发布了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详情如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戳此可查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科评估结果,可作专业选择参考!
专业导师
黄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讲《机械控制工程》课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技奖励10项。
米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讲《机械设计》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重满足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人才市场需求,着力培养信息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及国际化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制造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及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生产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能够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能够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具有担任技术骨干的能力和水平。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2016年、2020年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和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19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本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以下特色和优势:
(1)特色鲜明:强调计算机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过程及装备中的应用,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2)发展潜力大:聚焦智能制造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需求,建立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师资力量雄厚:机械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专任教师49名,教授14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名、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1支、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支、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支。
(4)教学资源优越: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北京京城机电控股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4个;北京市精品课程、优质本科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国家规划教材4部。与美国奥克兰大学等国外6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5)创新教育成效突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全过程,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冠军等国际级奖7项,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深度报道。2020年以来,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奖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北京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奖累计达60余项。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机器人技术基础。
毕业前景
本专业聚焦智能制造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需求,重点培养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近两年,就业率分别为97.4%、96.6%,升学读研率为11.8%、17.2%。签约单位质量较高,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先后有毕业生考入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以及到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奥克兰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深造。
校友赠言
(1)贺大兴
1991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装备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赠言:锲而不舍、自强不息、永不言弃。
(2)穆东辉
1998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高级顾问。曾任北京第二机床厂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公司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
赠言: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到我们这个专业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支撑的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专业本身内容系统丰富、博大精深,同时又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你在学业上的每一分付出,都将成为美好人生的一份精彩!
(3)吕永桂
1999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杭州迈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研发“柔智云”服装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获战略投资,广泛应用于长三角地区诸多时尚制造企业。
赠言:看准赛道,更需要相信坚持的力量,才能达成梦想!
(4)傅伟男
2003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一大隈(北京)机床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
赠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全体校友要和母校一起弘扬工匠精神,为大国重器不断输送人才。也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学弟学妹加入这道钢铁洪流。有志者事竟成,祝各位学弟学妹早日成才!
(5)于建华
2007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高级工程师。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多项,荣获2017年度国家军民融合一等奖,工信部国家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论证组专家。
赠言:不要妄自菲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始终坚持自己作出选择,不懈得坚持,希望师弟师妹们要有能力自信,敢沉下心来做事,深耕自己的专业,关注并服务于国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成为母校的荣耀。
(6)宓建
2013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日本国立福井大学硕士、博士,现任日本大阪大学特任研究员。
寄语:知识改变命运,大学决定未来,四年大学生活结束,无论选择继续深造,或是走向岗位,这四年的所学所练都将是你最重要的基石!
师长寄语
(1)黄民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专业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寄语:本专业聚焦智能制造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需求,重点培养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信息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本专业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热忱欢迎大家报考本专业,期待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光荣、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陪伴你们渡过一个追逐梦想、成长成才的美好大学时光!
(2)彭宝营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寄语: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基石,攸关国家兴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融入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欢迎有志青年加入。
(3)黄小龙
机械工程系主任,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寄语:心中有梦,以梦为马,志存远方,不负韶华。
(4)王雪雁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冠军“Water”队指导教师
寄语:大学时代要注意人格的培养,毅力的锻炼。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挫折,学习上的、生活上的、人际交往上的、个人情感上的困惑,但你莫要退缩,莫要沮丧。选择逃避就意味着选择蜗居,最终被困难所吓倒,到头来一事无成。要勇敢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只有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才能看见七色彩虹!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