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局、残局”是一盘象棋博弈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布局又叫开局,是象棋整个对局的战略部署阶段;中局是中间阶段,是一局棋中所占时间最长、攻守冲突最尖锐、变化最复杂的阶段;残局则是通过中局的战斗,暂告段落,尚须进一步部署子力决定胜负的最后阶段。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残局开始学起,精通残局,棋力才能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精巧布局,掌握大量布局套路,而忽视对残局的琢磨。残局是基础,残局精熟进而贯穿至中局、开局,达到对棋局的自由驾驭;否则,难免落个高开低走的局面,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汇总:7篇最新名校模考优秀高分作文汇总
立意:
1.夯实基础,欲速则不达。
2.求“妙”也要建立在精“残”之上。
3.深悟“残局”,精谙棋道。
4.先学“残局”,再谋“布局”。
例文:
先学“残局”,再谋“布局”
下象棋要先学残局,道理其实很简单,下象棋以一方的“将”或“帅”被杀死为结束,所以下棋者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局势才是杀招,这就是最基本的残局了。虽然残局是一局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下好残局是下象棋最基础的技能,更是取胜的必要手段。
肯定有人会问:“我先学开局行不行?”当然行,只不过,你是在走弯路。如果你连将死对方有哪些方式都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开局和中局每一步的意义?一般来讲,下象棋就是通过布局运子,一步步引导或逼迫对方落入自己掌握的优势残局,最终实现胜利的总目标的过程。从各个阶段来说,残局是中局的目标,中局是开局的目标一位棋手掌握的残局技能越多,开局的目的性也就越强,下棋的水平也就越高。你不懂残局,就算学一些开局定式,也不明所以。哪怕在中局误打误撞出现了胜利的机会,可能还浑然不觉。迟早,还要去补残局的课。
起源于楚汉相争的象棋,和战争有一定相似之处。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首先要懂得各种进攻与防守的战术以及最终的取胜技巧。比如想攻下一座城池,是架云梯,是撞城门,是炸城墙,是挖地道,要掌握尽量多的手段。如果不会这些手段,就算你兵临城下,站在那儿也是活靶子。所以,一个好的战略家往往也是一个好的战术家,不懂战术的战略家,很容易变成纸上谈兵。
在干部任用中,经常有一条“需要基层工作经验”,或者提拔后也要先下基层锻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掌握基层的工作方法,这是做一名好干部的基础。不了解基层,只能是瞎指挥。因为领导的决策都需要在基层落实,决策者有基层经验,懂基层的工作,做决策的时候才更能够考虑到实际情况,更具有可行性。如果高高在上,根据一些空洞的理论“拍脑袋”决策,只会是空中楼阁,最终难以施行,“拍大腿”后悔。
我们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再远大的理想,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只想当领导,做管理,指挥别人,不愿意做基层的工作,不愿意学基础的技能。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实践本领,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才能厚积而薄发,当机会来临时牢牢抓住。
最近在网上爆火的董宇辉,就是一个典型。他在直播时出口成章,金句不断,吸引粉丝无数,销售业绩骄人。董宇辉在直播间聊读书,不用提前准备文案,随时可以聊上三天三夜。这样的本事,绝非一日之功。董宇辉爱好阅读,可以用博览群书来形容。一套《平凡的世界》,他就读过6遍。可能有人会说,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备好课就行了,读那么多书做什么!但人生这盘棋,多掌握一个残局的定势,就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
果然,机会来了。“双减”政策对新东方是坏事,对培训机构的大多数老师也是坏事,但对董宇辉来说,却成了好事,让他在全国数以万计的主播中脱颖而出。如果他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没有练就出口成章的本领,俞敏洪的布局再好,也轮不到他。其实俞敏洪本人,何尝不是先学了“残局”,他从一个小小的培训班开始,再全盘布局,做成了中国培训行业的航空母舰。也正是他掌握了更多的“残局”,新东方积累了一批像董宇辉一样优秀的人才,才能够在市场发生变化后迅速布局直播业,让新东方在另一个领域异军突起。
先学“残局”,再谋“布局”,这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成功的必然之路。
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