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北京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6月微时评

2022-10-10 15:26|编辑: 李老师|阅读: 570

摘要

本文整理了《咬定目标,积小胜为大胜》、《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将如何丰富我们的生活?》等时评内容。

作文素材积累不仅需要优美语句,更需要一些热门时事时评,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人民日报5月微时评的内容,分享给同学们。

推荐阅读:2022年人民日报时评汇总

1、咬定目标积小胜为大胜| 金台随笔亓玉昆人民日报评论2022-06-08  

不久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正式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过去几十年,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中国工业和中国科技由弱到强,逐一突破各道难关,终于迈入世界前列。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正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走远路必从近处开始,登高山必从低处起步。做任何事情都要积小成大、坚持不懈。好高骛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干事创业,就需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铺就成功之路。

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00后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表示,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去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所谓“冠军品质”,其实就是从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招一式反复练习,最终成就卓越。每一块奥运奖牌都是训练汗水凝结成的,每一个鲜活人物角色都是由一个个细节塑造出来的,每一次科研突破都是反复试验酝酿的……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是从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从一条条路建起来的,从一件件产品造出来的。创造业绩,就必须打好地基、做好积累。

精益求精才能更进一步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99%。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细节的一丝不苟、对质量的“锱铢必较”,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发射的成果。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8年近1亿人脱贫,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凭借的也是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铢积寸累、精益求精。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把每一件事情做细做好,把重复的事情做专做精,在守正创新中追求卓越,在精雕细琢中实现跨越。

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靠着锲而不舍的拼搏奋进、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党和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历史成就。“万事从来贵有恒。”在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才能日有所进,最终取得一番成就。“不求近功,不安小就。”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每一个孜孜不倦的奋斗身影背后,都有一颗不服输、不放弃的追梦之心。立志当高远,立志还需躬行,扎扎实实干,点点滴滴做,才能干有所成。新时代是实干家、奋斗者的时代,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行而不辍、不弃微末,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每个人都可以抵达向往的远方。

2、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将如何丰富我们的生活?(杨 暄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08)

“云阅读”“云展览”“云旅游”“云演出”……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给人们带来不少新体验。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将如何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路径。在信息时代,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文化数字化可谓是一个基础工程。

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然而,将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宝库迁入数字世界,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古籍、文物、非遗、方言等多领域的数字化采集和整理工作在持续进行,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接下来的工作,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发力,既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还要提高颗粒度精密度,让中华文化以本真样貌在数字世界里传承。

还要看到,实现文化的数字化存在,采集只是第一步。采集完成,并不意味着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已经建成。如何调集最大“算力”、设计最佳“算法”,打通文化资源的传统分类方式,促进数字化联动整合,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优质IP,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更艰难也更重要的任务。对此,要有充分准备,心中有“数”。

设想一下,未来了解一座城市或许不用再走街串巷,数字化游览将打开全新的游览体验;公共文化云让文化资源走出博物馆、图书馆,跨越时空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随心共享。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逐步并存进而深度融合的过程。构建这一生态迥异的数字空间,需要用新的眼光和新的逻辑语言,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以新的“排列组合”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里发扬光大。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已经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场景。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竞技的持续火热,到云观展、云旅游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提升了产业规模。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文化消费体验将实现从“在线”到“在场”的跨越。通过升级“身未至,心已远”的数字新体验、创造虚实结合的消费新场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不仅需要文化数据库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入场。

纵观历史,文化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瑰丽多姿的数字世界。数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魅力历久弥新。文化为体、数字展翼,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更好地丰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正是:

保护用上算法,

传统当代表达。

筑牢“数字基石”,

文化发扬光大。

3、送别蓝天野:“告别,就是为了下一次的复出”(逝川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09)

8日下午,北京人艺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在家中离世,享年95岁。消息一出,话剧圈、艺术界和千千万万热爱他的观众心中涌起无尽哀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蓝天野先生。

即便不是话剧爱好者,可能都曾听过蓝天野的鼎鼎大名,对他塑造的经典形象印象深刻。1948年,地下党员王润森在“潜伏”数年后来到解放区,临时改名为“蓝天野”。没想到这个急智偶得的名字,后来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绕不开的一笔。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艺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从艺70多年来,蓝天野不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角色,更以其胸怀、人格与风骨,书写着人民艺术家的风采。

从《茶馆》中的秦仲义,到《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从德艺双馨的演员、导演,到“七一勋章”获得者……我们钦佩蓝天野卓越的艺术成就,更难以忘怀他对生活、事业充满热爱的点点滴滴

在蓝天野身上,我们看到成功的背后有偶然更有必然。1944年,考上北平艺专的蓝天野以自幼热爱的美术作为志向。在学期快结束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蓝天野走上舞台,扮演起了《日出》中的黄省三。第二年,在解放区剧社工作的姐姐石梅被党组织派回北平从事地下工作,耳濡目染中蓝天野“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正式的戏剧道路。偶然的选择背后,是必然的、持续的刻苦努力。在北京人艺,蓝天野与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等良师益友一道,励志“要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办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而又有民族特色和自己风格的话剧院。”1957年,蓝天野凭借在《北京人》中饰演曾文清一角,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

从蓝天野身上,我们看到艺术家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更是舞台下的传承者。1963年,蓝天野首次充任重排经典剧目《关汉卿》的副导演,开启演员、导演两栖发展。不止从传统文化中找灵感,1982年,蓝天野执导瑞士作品《贵妇还乡》较早地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西方现代戏剧色彩的话剧作品。此后,蓝天野因时而变,涉足电视剧荧屏,在《封神榜》《渴望》中塑造了一批备受好评的人物形象。离休后的蓝天野并未放弃戏剧追求,除了坚持为青年演员讲授课程言传身教外,2011年,他重出江湖,在《家》中饰演反面角色冯乐山。也是在这次排练过程中,蓝天野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起身后却先向大家致歉,第二天又出现在排练现场……戏里他是演员的艺术标杆,戏外他是更多人的道德模范。

从蓝天野身上,我们看到如何在职业与生活间取得平衡,成就大写的人。自幼热爱美术的他,在年满60岁后坚决要求离休,甚至声明“不导戏、不演戏、不看戏”。这一“豪言”虽最终未能实现,但蓝天野先生立志投身美术创作的热忱可见一斑。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到河山之间的展翅雄鹰,曾遍访名师、结交良友的蓝天野在退休后精研绘画,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晚年他再次执导筒后曾表示,自己对世间大美均抱浓厚兴趣,钻研绘画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戏剧舞台的服化道设计起到反哺作用。可以说,正是成为了一个全面的、大写的艺术家,蓝天野方能宝刀不老、老而弥坚,晚年依然能够绽放夺目的艺术光辉。

斯人已逝,经典永存。传奇的经历、丰富的形象、全面的才华、敬业的精神与光辉的成就,让蓝天野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座绕不开的丰碑。他塑造的一个个生动角色,陪伴一代又一代观众成长,也将继续带给人们感动与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蓝天野先生并未远离我们,正如他在晚年重回舞台后答复观众的一样:“告别,就是为了下一次的复出”。

这正是:

毕生献艺,德艺双馨。

蓝天碧野,浩气长存。

4、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新光彩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10)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江苏,“牢记初心使命·赓续匠心传承”迎接党的二十大非遗主题展引人关注;在四川,“千村万户,非遗圆梦”乡村振兴成果展、“非遗新实践,献礼二十大”系列非遗社区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在天津,“健康生活”传统中医药文化互动展、“美好生活”振兴传统工艺展看点颇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积极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生动诠释了“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泰山、黄山、武夷山、武陵源、神农架……神州大地上,遍布各地的自然景观奇崛壮丽;长城、故宫、曲阜三孔、龙门石窟、福建土楼、良渚古城遗址……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亘古亘今。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文化和自然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必然要求,也事关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近期,“云游非遗·影像展”上,2000余部非遗长视频影像及多个热门的短视频话题、线上挑战赛、非遗音乐歌单、国风直播音乐会等轮番上演;“非遗购物节”里,产品销售结合了当下流行的直播、秒杀、闪购等方式,并通过“舌尖上的非遗”“指尖上的非遗”“针尖上的非遗”“时间中的非遗”等主题,全方位展示非遗产品的魅力。实践表明,文明的赓续,既需要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所在。城市规划建设,怎样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保存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推进乡村振兴,如何保留乡土味道、乡村风貌,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其实,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通过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还能再做一个面人冰墩墩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摩纳哥嘉宾被面塑技艺深深吸引,相关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剪纸、京剧脸谱、年画、风筝、中国结……浓浓的中国味道,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5、北京人艺70岁,难忘这一碗“老汤”的味道 (叶羽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13)

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了70岁生日。镇院之宝《茶馆》于当晚首次实现8K技术录制、超高清实时直播,线上观众得以与现场观众同步收看。70周年纪念版“戏骨”云集,第二代《茶馆》经典阵容基本悉数登场,成为连日来社交平台上刷屏的讨论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京人艺。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艺术院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1952年6月12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成立。建院之初,“四巨头”曹禺、欧阳山尊、焦菊隐、赵起扬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四十二小时谈话”,决定把北京人艺建成一座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高水准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且享誉世界的文化剧院。70年来,剧院共上演360余部话剧作品,培养了一代代艺术家,形成“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也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老朋友”。有观众感慨:北京人艺就像百年老字号熬出的一碗“老汤”,不管什么时候想念了,只要走进剧场,它就一定还是那个味。

“老汤”是什么味?如果问观众,大概率是——经典的味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雷雨》《茶馆》《日出》《蔡文姬》,历经几代演员、多次复排,不仅是剧院的“传家宝”,也是很多观众迈入观剧生涯的“第一道门槛”。从语文教材中的必读课文,在亿万孩子心中播下戏剧的种子,再到此前我们聊过的连夜排队抢戏票,掀起观剧热潮,北京人艺的经典作品带领人们认识世界、思考人生,在人物情节中体会文学之精、艺术之美,成为无数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老汤”是什么味?如果问人艺的演职人员,可能会脱口而出——一棵大白菜的味道!“人艺就像一棵菜,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导演焦菊隐的话,形成人艺传承至今的“一棵菜精神”。它意味着“戏比天大”,进了这扇门,只为了演戏一件事;意味着“接地气”,表演不能飘着,戏要落在地上;意味着“重视细节”,连拉大幕都要有戏剧情绪……编导演服化道精益求精,才能共同“做人民喜欢看的戏”。正是在传承关注现实、扎根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过程中,人艺传统历久弥新,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老汤醇厚,余味悠长,加入新原料亦不改其味。对于北京人艺而言,创作氛围、艺术风格业已形成,一代代演员在“寻路人—赶路人—引路人”的角色转变中赓续传统,为观众奉献佳作。同时要看到,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百花齐放的舞台生态,面对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需求,人艺更应在守正创新的路上不断迈进。老一辈的经典仍在重现,当代故事何时能成为新的经典?“京味儿”话剧对味,别的风味是否也能这样正宗?年轻人接棒经典角色是以“演得像上一代演员”为目标,还是用新表达打动新观众?关于创作表演的讨论从未停止。北京人艺何去何从,恐怕也是“庆生”后,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

其实,北京人艺近年来一直在努力为“老汤”添加新的“原料”。时下已经被视为经典的《哗变》《天下第一楼》,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汲取众长、创新探索的成果;“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的品牌建立,为促进多元化戏剧交流搭建了平台;去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复排《榆树下的欲望》,彰显了进一步走向国际、走向多元的探索脚步。作为观众,对好剧本、好演员、好表达的渴求是永恒的。将观众的更高期待转化为更多优秀剧作,以厚重积淀迈出轻盈脚步,北京人艺必将续写新的华章。

几天前,在《雷雨》的导赏直播中,演员杨立新亮出了他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为周朴园做的人物年表,还有与剧情相关的工业发展情况等背景资料。“这种方法不是我自创的,是和人艺老一辈演员一块儿排戏时学来的。”当年,在不排戏的时候,于是之先生总坐在角落不停地写,记录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与表演的感受;而朱旭先生则总拿着本子不停地看,原来那是他手抄的全部剧本和记录下的潜台词及创作灵感。一个个写满心得的笔记本,成就了舞台上鲜活饱满的人物,映照着人艺演员的工匠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时光流转,无论新老剧作,始终葆有这份精益求精的钻劲,就没有写不出的剧本,没有演不好的戏,更没有无法成就的经典。

这正是:人民剧院,艺术殿堂。老汤新味,再续华章。

6、楼长阿姨,包子大叔,修车小哥,致毕业季里同样难舍的他/她 (钟于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14)

“疫情期间,她专门到宿舍,用手机把我厚厚的笔记本全部拍下,并及时传送给我,让我在家中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在畅春新园的三年得到您许多关心和开导,使我尽可能免于生活琐事的烦扰,从而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

北京大学两位不同系、不同级的博士,不约而同地在论文致谢中,感谢了同一个人。她便是北大畅春新园4号楼楼长——刘亚玲。又是一年高校毕业季,临别之际,难舍的除了风景如画的校园、可亲可敬的师长、情谊深厚的同窗,或许还有许多既熟悉又陌生的普通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他/她们。

楼长,是高校里与学子们接触最多的后勤岗位之一。管理出入、巡逻安全、登记报修、协调床位……他们的工作大多由这样繁杂琐碎的事情组成,而这也是楼长刘亚玲的日常。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外,她还给自己揽了不少活儿:记得每个人的名字、留心每个人的状况、时不时嘘寒问暖……只要与孩子们相关,不分份内份外,她事事上心。正如她所说:“作为一名楼长,不只是保障这座钢筋水泥大楼里的硬件生活设施,同学们需要的是有热心、有耐心的楼长为他们服务,他们也更需要有温度的一个温馨的‘家’。

从校园保安、食堂厨师、园艺工人,到修车师傅、保洁阿姨、维修电工,每个学校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长久地扎根在或大或小的校园,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从凌晨的食堂,到夜深的教学楼,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保障师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心怀淳朴的善意陪伴一代代学子度过青春岁月。在我们看得到的地方、看不到的角落,都有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定格成校园里的独特风景,也镌刻在学子们的青春记忆中。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背后,都少不了他们的坚守和付出。

大学是读书求知的最好时光。象牙塔中,于各学科的老师处广采博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论学交友,从游师友成为成长的宝贵财富。但不可忽视的是,求学在外,远离父母,不少学生第一次开启独立生活。如何打点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离不开提供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在校园大家庭里,他们不像名师大家那般谆谆教诲,也无法像朋辈学友那样纵论古今,但他们更像家人,默默带来便利与温暖。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承担了繁重的工作,成为日常生活的“守护神”。有人比喻说:他们就像主食之于三餐,象征着一种确定性。每日相见而不觉,也没多少存在感,但校园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们。

以心换心就能收获真情。北大畅春新园的楼长刘亚玲被学子写进博士论文致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自发为宿管阿姨拍摄写真;北京理工大学的学子手写长长的感谢信,致谢疫情防控期间昼夜坚守、倾情奉献的后勤保障人员……真诚热烈的双向奔赴,定格着以心交心的温情。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不只是一个谋生的饭碗,更是值得坚守的工作,是培土育苗的事业。比起奖励荣誉,发自学生心底的认可、尊重、珍爱最是难得、最为珍贵。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多感动的,常常是那些最平凡的劳动者。从具有“肉眼身份识别”能力的楼长,到凭实力征服师生味蕾的食堂师傅,再到心灵手巧的园艺工人,他们虽然从事的大多是普通事,但许多人都有一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将日常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精益求精中练就拿手绝活。做好一件事或许不难,难的是经年累月坚持把一件事做深、做细、做实。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九楼楼管齐明会曾获评“感动师大”年度人物;在华中农业大学,食堂服务员李倩受邀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我们致敬平凡、致敬劳动,也是在致敬他们身上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的热心、干一行爱一行的热忱。爱岗敬业、拼搏向上、努力奔跑,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对学子而言,这何尝不是满含正能量的宝贵一课?

这正是:琐细之中见精神,倾情奉献暖人心。

7、从羊毛毡到突突毯,他们到底在“搞什么毛线”?(李沈阳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16)

近段时间,浏览各个社交媒体,手提簇绒枪,玩起“突突毯”,正在成为年轻人相互分享的流行体验。“古有织女牛郎,今有‘扎女扎男’”,成为人们打趣的说法。在一档居家生活类综艺节目里,众多嘉宾也忍不住操作起这移动的“缝纫机”,在纫线声中获得乐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簇绒,译自英文“tufting”,原本是一种制作地毯、保暖服装的传统工艺。近年来经过简化与推广,逐渐在社交媒体掀起体验热潮,并催生出线下体验店。体验者可以选择画作尺寸、图案,根据投影仪成像用记号笔勾出基本轮廓,随后操作簇绒枪,将毛线充分“打”进画作里填充色块,待“打”满后再封胶、加底、封边,最后像修剪草坪般铲平表面的长绒毛。整个沉浸式体验过程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尤其适合朋友、情侣一起动手、共同创作。

有体验者表示:“享受毛线穿过布的一瞬间”“仿佛日常的烦恼都被带走了”。簇绒的乐趣,一方面在于将毛线成条成块“打”进去的过程。随着“突突突”的韵律,体验者沉浸其中、免受打扰,既不费脑、又能消闲,成为繁忙之余的减压方式。另一方面,簇绒作为家居装饰、日常配件的一部分,通过设计镜框、装饰画等表达创意设想,通过制作杯垫、抱枕等满足实用需求,让体验者充分收获创作加工带来的成就感。此外,体验的过程也是交流陪伴的契机,或自带话题帮助“破冰”,或共同完成留下美好记忆,或在社交媒体晒出分享生活,簇绒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流行容易,经营不易。和很多火爆一时的体验项目一样,簇绒也面临着“朋友圈一晒,再也不爱”的一次性消费挑战。流行趋势不断更新,簇绒体验店应当在初体验后,以更多样的产品留住消费者,进而走出“种草—打卡”的简单循环。或结合风景名胜开发文创产品,或结合家居软装丰富体验用途,在保持沉浸式的同时走向开放式,打开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或许是“网红”成为“长红”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围绕手工展开的服务行业前景广阔。近年来,从十字绣到羊毛毡,从编手链到簇绒,吸引无数人参与到DIY之中。如果说老辈人织毛衣、纳鞋底是必备生活技能,年轻人则把编织变为了乐趣。有人说:人类对手工艺的热爱已经刻进基因里了。回溯人类发展的进程,先民用灵巧双手创造文明,结绳织布不仅创造出更舒适的生活,也锻炼了精细动作的能力、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对于时下的编织爱好,有科学家结合临床观察作出解释:正所谓“十指连心”,锻炼手指有助于提高认知功能,还能够通过重复动作缓解焦虑。远至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边织毛衣边听汇报,近至东京奥运会上跳水冠军戴利边观赛边打毛线,编织成为天然的抗抑郁剂,帮助人们减压凝神、专注如一。

工业时代轰然而至,一针一线一丝一缕的手工技艺面临空前危机。当纺织品从流水线上快速生产,手工制作何以自处?事实上,无论是对工匠精神的格外崇尚,还是缝缝补补的世代传承,手工制作从未退出舞台。其中既有超越工业复制的艺术美学追求,也有贴近真实生活的情怀代入,既包含了“任何困难都能动手解决”的自信,也包含了“不能输给机器”的倔强。从这个意义上说,簇绒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毛线本身的保暖作用与慰藉寓意,手工编织蕴含的独特心意,为它增添了一层情感共鸣、心灵相通的滤镜,增加了一份治愈色彩与独特情怀。这种精神价值正是精致的工业产品无法取代的。

值得反思的是,当商家开起一家家簇绒体验店并复制粘贴着同样的产品与服务,这些手工制品似乎再次被纳入工业化链条之中,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制作体验。所以,DIY产业的发展,不能一味依靠“剧本”和“套路”,必须关注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用户满意的产品,提供因材施教的指导,如此方能呵护好人们心中“蠢蠢欲动”的手工冲动。

这正是:

此间何闻机杼声?风潮正起客渐盈。

编织缝纫皆成趣,尺寸丝缕总关情。

8、知识主播、双语带货,董宇辉有何过人之处?(吕京笏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17)

“牛排原切怎么说?Original Cutting”“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什么是独立?听世界的意见,保留自己的判断”……你能想到吗?这些话并非出现在学校教室,而在直播间内。这几天,董宇辉火了,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在直播带货的同时科普知识、妙语连珠,让网友高呼“学到了”“真上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知识主播火出圈的逻辑不难理解。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多年上课锻炼出来的口才,把直播变成“课堂”,在实现个人转型的同时激发“粉丝磁场”,成为了直播带货乃至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

值得欣喜的是,在网友的流连忘返中,在边看货边听讲中,我们看到了知识的魅力,也看到了这一届网友的学习热情。在表白时除了“我喜欢你”,或许还可以说一句“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想想“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背后的豁达境界……这或许是看直播的意外收获。哪怕暂时用不到新学的内容,但至少在看直播、买东西的过程中,也充实身心、接收新知,让人心生愉悦、如沐春风。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而众多网红的应运而生,资本与流量的纷纷入场,为直播行业贴上了娱乐至上、景观世界、消费主义等标签,一时泥沙俱下。事实上,人们在一划而过的快浏览外,也希望有从容不迫的慢享受;在段子奇观的冲击外,也希望能有信息知识的增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刘畊宏,还是董宇辉,都让我们看到了直播的另一种可能:除了买衣服、化妆品,也可以下单健身器材、纸质书;除了哈哈一笑、点赞互动,也可以传递知识、启迪思考。

高热度更需冷思考。从“调料为什么叫seasonings”讲到“霍去病封狼居胥”,从“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讲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信手拈来的引用,整饬华丽的排比,锦心绣口的比喻,董宇辉的过人之处可能不在于带货能力,而是内容生产。“知识+直播”的形式,不失为一次可贵的尝试。但从直播行业本身看,一时火爆不等于一直火爆。流量从来不缺少接棒人,人们见证了太多轮网红的迭代。唯有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不断激发火花,才能突破同一种营销形式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

有人说:董宇辉的带货是一种知识经济。这一结论可能为时尚早。时下,直播行业发展进入专业化、垂直化阶段,董宇辉等主播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定位。毕竟,“知识+直播”的本质仍然是卖货,知识内容只是附丽其上的配角,或者是赋予商品的一种情怀。相比专业的教育直播而言,“知识+直播”更像是一种“碎片化阅读”,而很难给特定受众以沉浸体验与体系化知识。尤其当知识与营销结合,难免会遇到内容创作的瓶颈。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锚住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瞄准带货的广阔市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必须承认,董宇辉的走红,说明网友对于更高质量直播与短视频内容的需求仍然旺盛。直播行业本质是服务行业。所有短视频从业者和主播都应该拿出更多诚意,满足受众需求;平台也要通过算法优化、内容激励等方式,催生更多寓教于乐的优质内容,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这正是:

直播现场成课堂,网友热捧学习忙。

知识带货非易事,守正创新方可长。

9、“高原养大猫”走红:让动物园真正成为动物的乐园 (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6-20)

最近,“80后大叔坚守青藏高原养大猫”的话题引起关注,越来越多人了解到齐新章和他背后的西宁野生动物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动物园的那些事。

38岁的齐新章,已经和雪豹、兔狲、荒漠猫等稀有“大猫”们生活了11年。因为条件有限,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动物们以前常“受委屈”。为了做好知识分享,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动物保护,齐新章在短视频平台上化身“圆掌”,发布各种视频。从外形、个性到繁育过程、生活习性,数百期视频把“大猫”们变成网红,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关心起这些物种。

线上的互动热情,也延续到了线下。了解得越深入,网友对“傲雪”“千鹤”“狲思邈”“四秒”等越有感情,他们称呼西宁野生动物园为西野,并主动为动物们捐赠物资。旺季时,场馆外每天都挤满了前来“围观网红”的游客。动物的走红,让西野的运营情况有所好转。

西野的故事,揭示出一个现实问题:今天,我们的动物园应该如何生存?据行业报告,2015年至2019年,我国动物园行业企业数量从557家增至1122家,但有不在少数的动物园陷入了经营困境和管理困境,存在管理不足、理念落后等问题。有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开展违背动物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的表演项目;有的疏于管理,甚至出现猛兽伤人、出逃等事故。种种现象,为动物园管理者敲响警钟。

围绕动物园管理,住建部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和《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要求动物园在动物饲料质量、笼舍条件、医疗救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求不得进行动物表演,切实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保障其健康生活和繁育等。规定和文件只是划定底线,在此基础之上,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做好动物保障中实现平衡?如何在管理中既让游客体验更好、又让动物生存环境更舒适?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探索者有之。此前走红网络的南京红山动物园,面对疫情冲击,开展了线上直播和认养活动,并推出不少文创周边。不少人积极参与,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让这家重视动物、尊重动物的动物园和这种经营理念得以存续。“你守护动物,我来守护动物园”,这些有益的尝试,不仅扩大了关注度和影响力,也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动物园建设和运营中来,对其他动物园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要看到,现代动物园的起源是为了研究动物。揆诸当下,除去供人参观、休闲娱乐的功能外,动物园所肩负的物种保护繁育、社会教育科普等功能值得重视。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保障动物的生存和生活。不论大型还是小型,无论野生与否,动物园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尊重和善待动物,让动物园真正成为动物的乐园。

有人说,比起纪录片和书本上抽象的动物科普,亲眼看到动物时,一切才变得生动立体。这也揭示了动物园自然教育的重要职能。动物园某种意义上是人与动物对话的场所。我们走进动物园,观赏并与动物进行互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作为我们“邻居”的它们,更好地与它们共存、更好地尊重与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诚如《世界自然宪章》所言,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尊重好、保护好我们的动物朋友们,去逛逛动物园或许只是第一课。恰如在西野入园处科普牌上,著名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那句被引用很多次的话:“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这正是:

游园观赏动物,丰富知识图谱。

了解才会关心,喜爱更要守护。

10、致谢刷屏: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为了光曹怡晴人民日报评论2022-06-22

又到毕业季,感动和感恩同在,欢笑与泪水齐飞。这几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也是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的毕业论文致谢引来不少目光。“何其有幸……这一路虽坎坷崎岖,我却遇到了无数好老师、好同学、好朋友,感谢你们,让我暗淡的人生充满了光亮和希望。”在致谢部分,苏正民用6000多字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一一感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这份致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大凉山中,苏正民的求学之路可谓坎坷,“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幸运的是,总有一些平凡而又充满力量的普通人,他们用点滴微光汇集成灿烂星河,为这个山区学子托举起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向上人生。

小学时,让苏正民刻骨铭心的是那群年轻的支教老师。在大凉山的偏远山村,“一个艰苦到连当地老师都无法留下的地方”,这些来自大城市的支教老师坚守下来,照亮了苏正民“那条狭窄崎岖的小路”。中学时,当苏正民原以为“能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时候,父亲离世的噩耗打碎了这个梦想”。此时,被称为“凉山孩子们的张妈妈”的记者张俊兰,如一束光照进了苏正民的人生。在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她帮助了几万名凉山贫寒学子重返校园。

6000多字的论文致谢,是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的故事,也是无数贫寒学子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缩影;65个被感谢的名字,是一簇簇闪耀于梦想之路上的灯火,更是无数掌灯者默默付出的见证。近年来,相似的故事一直在发生。“回首望过去,可怜无数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甘肃籍博士赵安在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中的一句话让网友“泪眼婆娑,戳到了灵魂”;“四周的大山阻隔我的视线,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同样来自大凉山的南京大学毕业生陈时鑫,一路从山区学子成长为香港中文大学全奖博士的励志故事,被网友称为“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透过这些令人动容的文字,人们感佩于贫寒学子在困顿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勃勃生机,忻悦于从放羊娃到优秀毕业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圆满成长,也因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切实成效、每寸土地都孕育崭新希望而颇感欣慰与鼓舞。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致谢的结尾,苏正民写下了自己的理想:“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默默耕耘一生以求回报党和国家、社会好心人士以及你们对我和家人多年来无私的关心与帮助。”爱的回报,让爱本身变得更加珍贵。正如苏正民的大学老师所评价的那样,“社会点燃了他的梦,他又发出了照亮别人的光。”2019年,苏正民发起了凉山阿依(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临近毕业,苏正民选择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大凉山支教,践行母亲“别人给我们一碗饭,我们要回馈一袋米”的朴素嘱托。

教育改变未来。在苏正民之前,大凉山中就不乏“爱的接力者”,将教书育人的重任一代代接续传递;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补足硬件设施短板。当苏正民“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的心愿为更多人所知后,他那向阳而生的力量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同样来自大凉山的李想渴望“在自己跑起来后,能回头帮助别人”,于去年加入苏正民志愿服务队,前往凉山支教;某位与苏正民经历过相似磨难的凉山彝族学子被那句“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不能将自己的心也锁在层层叠叠的峦嶂中”所触动,在毕业之际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还有众多来自其他地区的“苏正民”们在网络上写下留言,讲述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感恩自己如无数个“阿苏”们一样,在奔赴梦想的不懈奋斗中走出了大山,也将用实际行动去回报那曾经哺育过自己的绵延群山,帮助更多孩子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为了光。他们传递着心中的火把,将光和热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照亮更多的人。

这正是:

穷且益坚,寸心如丹。

逐光相续,以爱扬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素材2023北京高考

2024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4-03-05

2021-2023年国内外热点事件汇总2023-09-05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合集2023-05-30

没有更多了

  • 2024北京高三一模

  • 2024北京初三一模

  • 2024北京高三二模

  • 2024绵阳三诊

  • 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入口

  • 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 数学竞赛通知

  • 竞赛通知、试题及获奖名单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